客家服饰需推陈出新
日前,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办的2014 客家服饰文化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代表齐聚河源,纷纷围绕“客家服饰文化传播与产业创新”为主题展开学术研讨,共同探讨全球客家服饰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详见本报12 月23 日A2 版报道)
客家人来自中原,其服饰之根,是中原汉人的“唐装”, “上穿大襟衫,下着大裆裤”是客家人最常见的衣着打扮,也是客家传统服饰的最佳写照。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客家服饰开始在连衣裙、牛仔裤、短裤等现代服饰的 “围剿”下黯然失色,除了特定的节日,平时穿着客家服饰的人已经鲜少见到了。
客家服饰是客家文化的表象特征,也是折射其历史的一面镜子,通过研究服饰文化,可以了解客家人的人文历史、民俗、艺术、审美和生活习惯等。如何保护好客家服饰数千年传承下来的制作工艺,在折射历史、体现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成了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传承发展好客家服饰,除了要了解其历史及特色,更需要结合现代制作工艺与文化特点,与时俱进地做好开发和设计,让客家服饰从博物馆高高的展示台上走下来,走进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谢素婵
上一篇:客家服饰集中展示 一个字:美
下一篇:颐和园昆明湖10多年后冰场开放 开设3块场地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