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东江油脂有限公司用良心榨好每一滴油
东源县东江油脂有限公司的花生种植基地。
【阅读提示】
“空油瓶折现金活动几时再进行?”日前,华达街一小店老板不停追问着东源县东江油脂有限公司董事长丘国华,丘国华乐着回答,活动会继续。在丘国华心里,不仅仅是用良心榨好每一滴“老东江”油这么简单,现在他正勾勒着内心的“珠峰”,尽快生产出有机花生油,让消费者吃到更健康的食用油。
借钱创业,小作坊出放心油
河源是盛产花生的地区,花生油作坊如米铺般普遍。2000 年,全市有近600 家花生油、茶油作坊,但几乎没有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这些作坊普遍生产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绝大多数不符合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要求。丘国华经过调研后,将自己的创业方向放到打造放心食用油方向,利用好本地的花生资源,生产花生油。项目选定了,那么资金从何而来?
丘国华回忆起创业之初,他说,当时公司连启动资金都没有,是在华达集团副董事长谢桂盛的支持下向华达集团借款开始了老东江的事业。后来,公司资金周转遇到困难,丘国华跟民企协会借钱,华达集团董事长伍建国亲自为他做担保人。此后,“老东江”在三友集团董事长张国权、霸王花集团董事长朱日扬、过江龙酒业董事长何伟国、雄达酒店董事长凌雄斌、山水之源董事长张东标等前辈的一路扶持下慢慢成长。丘国华是个感恩的人,当年帮过他的人如今依然记得非常清楚,并且依靠自己的诚信和他们成为了朋友。
丘国华说,他要拿着这些借据,对儿子说,当年你爸爸就是这样,没有抵押,没有钱,没有地位,没有后台,但是有诚信,有这些人的扶持,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谈到跟民企协会借钱,“鹏哥(河源民企协会会长江振鹏-笔者注)有一次拍着我的肩膀说,‘老东江,你有合同就签,不要怕,多大的合同你都签,没钱我帮你解决’。”丘国华称至今想起当时的情形都非常感动,他说自己要用良心榨好每一滴油,将最好的产品投放市场,以回报众多前辈对他的支持与信任。就短期利益来看,坚持诚信经营也许会与眼前利益有点冲突,但从长远来看,坚持诚信经营的利益无可限量,蝇头小利不可能让企业万年长青。
老东江大厦这栋办公楼是丘国华诚信经营的一个见证。他说当时并没有这么多钱购买这栋办公大楼,而业主东源县东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富国则给了他很大的筹款空间。丘国华说,朱富国不是盲目地信任自己的,而是经过大量的市场调查。朱富国到县里面各个职能部门了解丘国华的个人信誉,再加上朱富国的胸襟宽广与信任和一颗想帮助丘国华创业的心,事情便一拍即成了。
丘国华经营的花生油坊很快以良好的质量誉满附近地区,产出的花生油供不应求。然而他并没有安于现状,在对河源市花生油市场做了深入细致的考察之后,他清醒地认识到,河源食用油行业近600 多个生产商,竟然没有一个品牌!恰在此时,国家规定五类食品(大米、小麦粉、植物油、酱油、醋)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按照要求,本土的个体油坊都必须停业转产或投入资金完善生产设备和生产条件才能继续生产,这与丘国华想争创食用油品牌的想法不谋而合。
把花生油坊升级为专业的油脂加工厂,结束河源没有食用油品牌的历史,这是丘国华做出的重大决定。
他原来经营的油坊只有几十平方米,以传统的土法木榨为主。为了能够申领到食品生产许可证,丘国华把租下的一所旧学校改造成花生油加工厂房,并投资购进了3 条现代化的榨油生产线,将传统的土法木榨与现代机械榨油方式相结合,实现了花生油从花生米加工到花生油成品包装的“一条龙”生产。这样一来,既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油品的产量和品质,为企业实现规模化和现代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质量至上,带动农民增收
丘国华告诉记者:“关注和尊重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是‘老东江’的第一条要求。以公司开发的花生种植基地和签约花生种植基地的无公害优质花生为原料,生产出的花生油以纯正、清香、原汁原味为特色,不含任何色素和抗氧化剂。”据介绍,东江油脂公司在注重技术创新和设施完善的同时,一直没有放松对产品质量的控管。
对于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情况,丘国华的态度很坚决。他说,“发现问题不但要处理,而且要果断处理。”2005 年,公司业务员报告说,一批送到龙川市场的花生油有点变色。得知后,丘国华马上组织全体生产人员开会,研究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有个老师傅就提出要从蒸麸的水中找原因,于是丘国华带着生产人员到生产车间,经过对生产过程的仔细考察,发现蒸麸的工人们为了减少工序,就直接在原来的水上再加入新鲜的水,而且加入的水分量过多。针对这样的问题,丘国华决定改进生产工艺,花费10 万元左右引进特种设备——锅炉,摒弃原来用水蒸的土办法。由于锅炉是特种设备,需要专门培训专业的操作人员,每年质检局的人还要来审查,增添了麻烦,加大了支出,但自从有了这个设备,老东江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东江油脂生产的“老东江”牌花生油始终坚持“生产操作安全,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宗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检查。该公司专门成立了QC 领导小组,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每道工序都由专职的质检人员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把关,成品均按国家质量检测标准进行检验,对所有产品实行“一票否决制”,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出厂销售,确保了产品卫生和质量,产品还通过了ISO9001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据介绍,该公司的产品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合格率达100%。
在巩固原有的市区市场外,东江油脂公司自2005 年起,全面开发了河源市辖区内所有的县城市场,在每个县城指定了经销商,按“一县一经销商一业务员”的“三个一”营销模式运作,使“老东江”系列产品在全市五县一区均有销售,市场占有率已成功超越其它品牌。
东江油脂公司成长于农村,也回报于乡里。该公司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农业开发,带动广大农民走向市场。该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与农户签订花生供销协议,以保护价收购农户种植的花生,建立利益共享经营机制,带动周边1000 户农户种植无公害花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既保障了公司原材料的供应,又为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该公司还在东源县蓝口镇榄子围建设了两个自产花生种植基地,进一步保障了公司的原料供应。2005 年,东江油脂公司被评为“河源市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2006 年被评为“河源市农业龙头企业”。同时,该公司还热心公益,在百年一遇的2005 年“6·20”水灾期间,东江油脂有限公司捐给蓝口镇600 桶“老东江”牌花生油,为救灾抢险做出了贡献,得到了灾民、社会各界和政府的肯定。
勇敢向前,打造有机花生油
该如何保证河源人舌尖上的安全呢? 2012 年下半年,中粮集团找到老东江,探讨河源食用油市场。老东江迅速与中粮集团联手,共同推进河源“放心食用油工程”和我市创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打击终端消费场所非法流通并使用地沟油、动物内脏油及散装油等“三无”产品。通过与大品牌的合作,老东江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
今年7 月份,该公司举行空油瓶折现金活动,收购回来的空油瓶全部粉碎处理,以防止被充装假冒品牌食用油。这一活动得到广大商场及消费者的支持,日前,丘国华在新市区华达街一商场了解活动的效果时,商场老板表示希望该活动继续。
对于自称“山中大学生”的丘国华来说,在社会上的打拼及对机遇的把握能力尤其重要。尽管只上了初中,但丘国华显然已在社会这所大学里学到了许多知识。关于企业管理,关于企业发展,他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倡导企业实行制度化、人性化管理,这样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不固守已有江山,勤于打拼新天地。 2012 年,老东江开始着手打造有机食用油产品。丘国华表示,老东江去年携手河源甲天下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万亩有机花生种植基地开发,现在基地的花生全部按有机产品的标准种植,将来的花生油产品也将按有机产品标准加工生产,去年年底,该花生基地通过了北京市中安质环认证中心的有机产品认证,这标志着老东江顺利迈出打造有机食用油的第一步。
据了解,有机食品是指纯天然无污染,生产过程中没添加化肥农药的健康食品,采用农家肥和生物防治的方法,标准比绿色食品更为严格。这也就意味着有机食用油产品进入我市食用油市场后,利用现在不断扩大的销售渠道,将会进一步确保更多的河源人舌尖上的安全。目前,老东江有机花生基地已完成试种,并对土壤进行改良,使之符合有机食品的严格要求。相信再过些时候,老东江打造的有机花生油就能推出,成为丘国华心中“珠峰”的重要产品。
“老东江”经过10 多年的发展,现已开发了12 个品种38 个包装规格的产品,有清香型花生油、特香型花生油、花生调和油、玉米胚芽油等系列产品。
相关资料
企业荣誉
坐落于东源县政府旁边的东江油脂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食用油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该公司自2000 年成立以来,坚持“质量第一、诚信第一”的经营理念,坚决执行食品安全准入市场制度,逐步成为集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企业,是全市首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全国工业产品(食用植物油) 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该公司先后被评为河源市“农产品加工先进单位”、“消费者诚信单位”、“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连续三年)、“先进私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产品获“广东省食品行业名牌产品”等奖项。
本报记者 肖旭敏 通讯员 赖泽源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