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兵需齐努力
日前,和平县优胜镇发现一名107 岁的抗战老兵——宋胜祥。他在1942 年被抓壮丁参军,编入国民革命军第6 军93 师 278 团。抗战胜利后,他回到家乡,与妻儿默默地在乡下耕田种地。(详见本报5 月 18日A4版)
近些年来,社会上涌现出一批“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他们散布在全国各地,为老兵们争取合法利益而奔波努力。在河源,也有这样一批人,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抗战老兵,为老兵做资料库,整理老兵的回忆录,帮他们完成未了的心愿。这些志愿者不止一次地向媒体表示,在这些老兵中,有一大部分人生活艰难,甚至得不到应有的认可。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抗战老兵们的卓越功勋不应被忘记。曾浴血奋战的幸存的抗战老兵,早已进入垂暮之年,大多居住在农村或乡镇,其中多数无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条件较差。笔者认为,民政部门可考虑把他们纳入特别优抚和保障范围,除给予一次性的特别补助金外,并固定每月的生活保障金标准。另外,关爱抗战老兵,不仅需要志愿者的不懈努力,需要政府部门的正视,更需要社会上人人参与。
刘影丽
上一篇:为返乡就业者“铺路”
下一篇:认领微心愿 温暖儿童心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