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季谈吃水果
夏天来了,水果季也来了。可爱迷人的樱桃,酸甜诱人的杨梅,圆润香甜的葡萄,还有必不可少水润甜滋的大西瓜……光想着就流口水。在诱人的水果集体到来之际,朋友圈里的微商们又开始卖水果了。
笔者一朋友家住上海,早上说想吃樱桃,结果在山东烟台开果园的朋友,中午就把上午新摘的樱桃快递到她手上。如此神速,让人不禁感慨:“快递真是人类历史的伟大发明。”今天,我们来说说现在怎么吃时新水果的一些事。
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古时候最著名的一次快递业务。杜牧在《过华清宫》中描写道,看那一匹快马扬起千里尘埃,只见到滚滚烟尘却没有看到烈马掠过,如此急速,不是有了军情急报,只是为了给杨贵妃送一筐荔枝。
在古代,吃不在产地的时新水果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荔枝的保鲜很困难,采摘后“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五日外香味尽去矣”。当年没有飞机空运,没有便捷的物流,荔枝产地的官员为让杨贵妃吃上色香味俱全的鲜荔枝,只得派人将刚摘下的荔枝,一个驿站一个驿站地换快马送到京城。于是,尽管路途遥远,困难重重,荔枝还是新鲜到达贵妃的桌上。《新唐书》曾记载:“妃嗜荔枝,乃置驿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而且,据传唐玄宗为了给杨贵妃送上最新鲜的荔枝,还特意修了一条荔枝古道。在古道上还设立了专为管理护送荔枝工作而设置的衙门,为节约“快递”时间,送荔枝的驿使每至一站便提前摇铃提醒继任者准备。换马换人,如此大动干戈,才有了新鲜的荔枝。
二
当然,在物流业发达的现在,吃个新鲜水果自然不必像过去那么折腾。但新的问题却出现了,虽然吃水果方便了,但水果频频出现“滞销局面”,愁煞果农。昨日,笔者又从网上获悉,眼下桑葚上市,可西安临潼新丰街办,近万亩桑葚滞销。村民说,处理不掉的桑葚要么晒成干要么倒掉,实在不行只好砍树了。
回想这几年,不说远的,单单就河源而言,也常常出现火龙果、荔枝、椪柑等滞销的现象。尽管地方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帮助销售,但水果的滞销确实给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敲响了警钟。果农在种植的时候自然是选择热卖的水果种植。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风险意识,往往盲目生产,一不控制结构就过量了。且传统销售习惯让大多果农只愿坐等客户上门购买,或者等收购商前来收购,一味坐等而不愿主动寻找市场。果农虽然有一定的老顾客,但销售渠道太单一和脆弱,一旦市场起了变化,就容易束手无策。每每这时,不少的果农就求助于媒体,希望媒体“特事特办”,帮他们“吆喝”,当顾客看到了信息,就会一窝蜂地前来购买,解决滞销的问题。然而,媒体也不是万能,看到信息前来购买的顾客也不是永远都有,最终还是要靠果农自己想办法。
三
近期阿里巴巴发布了《2014 年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在阿里巴巴的交易平台上,很早就出现了经营农产品的卖家。去年全年,单单从水果的销售目录上来看,樱桃、猕猴桃、苹果是阿里零售平台上销量最高的,交易量均超两亿。有了便捷的物流支撑,异地销售时鲜水果也不是幻想。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吃水果已经不单单是在超市购买了,通过电商也能买,还能送货上门。因此有些果农抓住了电商的发展趋势,将农产品“上网”销售。而政府也出台了政策,积极拓宽农产品网销渠道。如江西省出台的《关于加快我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提出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电子商务服务点,通过电商把江西的优质农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当我们吃水果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改变,那果农自身是否要深思,改变自身的传统销售方式,迎合受众的需要,这样的水果还会“滞销”吗?
刘 曦
上一篇:高温补贴应落到实处
下一篇:电梯安全不要只是末端思考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