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点"直联"架设干群连心桥 柳城镇干部解百姓忧
核心提示:
在推进“直联”工作中,东源县柳城镇镇村干部坚持“群众无小事、民生无小事”,进百姓门,问百姓苦,解百姓忧。截至目前,该镇已走访群众2150 户10750 人,召开专项工作会议4次,优先解决“微实事”17件。
1 月7 日,在柳城镇柳城村,记者见到了开展“直联”工作的驻村团队负责人、镇党委副书记蒙建国,他告诉记者,柳城镇每周二为“直联”工作日,他在该村已开展了8 次走访活动,次次感受皆不同,特别是看到有些村民因病或因灾至今生活还比较差,心里感觉特别酸楚。
群众点赞“周二见”
家住柳城村东门小组的陈义英今年53 岁,身患残疾,前年通过政府补贴上万元钱才得以盖了平房,丈夫不幸因病去世,孩子又不在家,日子过得相当困苦。当日,蒙建国带领驻点团队成员一行5 人再次慰问了陈义英一家,送去了米、油等慰问物品。
从陈家出来,蒙建国碰到正在田埂拾拢柴火的村五保户陈罗兴。陈罗兴今年70 岁,眼力并不差,老远就认出了蒙建国是前几天去过他家的镇干部,连忙站起身打招呼。“您老冬天棉被收到了没有?”“收到了,我现在有两床过冬的棉被,再也不怕天冷了,真感谢你们啊。”陈老一脸的感激。据柳城村委会支部书记陈克运介绍,像陈罗兴一样的五保户,全村有18 户,每户每月可领到420 元的五保金。包括五保户在内,目前已给92 户困难户送去了御寒的棉衣棉被。
蒙建国一行来到村民陈茂利家时,他正在“玩”画眉。陈茂利说,“周二见”好,群众跟干部能够“面对面”,要“点赞”。去年11 月,他提出建议要改造墟镇的学生路,没想到镇村干部动了真格,不到仨月把路修好了,“这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真让人放心”。
“微实事”解决人人赞
陈茂利提建议改造的学生路位于柳城镇中心小学门前的一条路,关系着680 多名师生的安全出行问题。蒙建国告诉记者,改造前,短短700 米的路,弯道就有四处之多,再加上路太窄,师生出行很不方便。这次改造采取拆弯取直,以前最宽处仅3 米多一点儿,如今最宽处达到9 米,最窄处也有5 米,师生出行方便多了。
路通了,人心也畅了。记者在现场看到,学生路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宽敞的路两旁还新装了12 盏路灯,即便晚上出行也方便多了。像这样的路灯,全村在辖区主要干道新装了140 盏,整个村庄亮堂堂的,也方便了夜晚回乡的村民。
蒙建国说,修路、安装路灯都是这次“直联”工作镇干部为村民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微实事”,这也是该镇开展“直联”工作的 “自选动作”之一。像类似的“微实事”,该镇目前已优先解决了17 件,涉及村民低保申请、残疾待遇认定和核发、路灯安装等。
架设干群“连心桥”
柳城村有3 个小组,自“直联”工作开展以来,蒙建国所负责的驻点团队已走访了 478 户,占任务数的72%;已收集建议诉求87 条,解决问题80多件。
柳城镇镇委书记缪锦平说,群众的事都是大事,哪怕是极小的诉求也不应放过。该镇黄洞村兴建黄洞桥就是一例证。黄洞桥位于黄洞村,横跨柳城河,关系着全村1500 多人安全出行问题,由以前水面桥重新选址新建成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已在今年元旦举行了竣工通车仪式。
“没想到外出乡贤这么支持家乡建设。” 谈到兴建黄洞桥,缪锦平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感动。他说,修大桥费用超过200 万,除了从上级部门争取的70 万元外,剩下的全部是乡贤和群众的捐款。
根据群众要求,柳城镇还计划在离黄洞桥100 多米处一山涧再重修一座小桥,以方便过往群众。不但如此,记者还了解到,柳城镇政府根据群众意见,计划在东江河、柳城河新建四座大桥,让两河四岸的景色更加亮丽,让柳城再现昔日水乡盛景。 “这桥,不仅仅是一座实实在在、方
便两河四岸群众出行的桥,更是一座架设干部与群众关系的‘连心桥’!”缪锦平如是说。
本报记者 张涛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