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海关着力"抓、减、促、优"全力促进外贸稳增长
近日,宝嘉怡升制衣厂(河源)有限公司向河源海关申报向德国出口一批货物,河源海关审单关员通过系统审核后作出放行处理,同时向深圳皇岗口岸监管场所发送放行信息,经深圳皇岗口岸同意后顺利出境,整个通关过程前后用时不到30分钟。这是河源海关深化通关作业改革,启用“属地申报、属地放行”或“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后,让企业享受改革红利的一个例子。近年来,河源海关着力从“抓改革、减负担、促升级、优环境”四个方面,落实各项改革项目和惠企措施,全力支持促进我市外贸稳定增长。
区域通关一体化:
企业享受一站式通关服务
近年来,河源海关大力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实施“全关通”、“一关通”模式,进一步优化进出口通关环境,为我市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监管通关环境,让企业享受“家门口”一站式的通关服务。
“属地申报、属地放行”通关模式是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重头戏,不仅打破了地域界限,更简化了通关手续,降低了通关成本,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宝嘉怡升制衣厂(河源)有限公司80%的货物都是出口,是目前我市6 家AA 类企业之一,享受最优惠通关便利。该公司报关部经理陈华告诉记者,以前出口企业要进行转关申报,通关较为繁琐,自从实行区域通关一体化后,她只要将货物仓单信息在河源海关申报,就可以直接到口岸出口了。去年世界杯期间,该公司接到生产德国“战衣”的订单,中午12 点前做好的货物,他们通过“属地申报、属地放行”的通关模式,直接到皇岗口岸过香港,赶上晚上8 点的飞机,当天就送到了德国,真正实现为企业减负增效。
此外,河源海关深化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把通关无纸化扩展到所有B 类以上企业,今年上半年我市通关作业无纸化比重达99.96%,居广州海关首位。
关检合作“三个一”模式:
为企业节省约30%通关时间
海关的改革就是要适应企业的需求,着力解决企业切身利益问题。在海关改革中,推进海关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检合作“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新模式是一大亮点。
“三个一”通关模式启动之前,我市进出口企业需要分别向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报关、报检,手续重复,影响通关效率。新通关模式实施后,海关与检验检疫部门对关检双方需要依法查验、检验检疫的所有货物、物品全面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企业只需一次录入申报数据,申报系统就会自动向海关与检验检疫部门发送。而对查验、检疫的货物,关检双方将按照各自职责进行一次开箱查验和检疫。另外,对于运抵口岸的货物,关检部门还会联网核放“一次放行”,企业凭关检的核放信息即可办理货物提离手续。据测算,实施“三个一”通关作业模式后,为企业节约了 30%左右的通关时间,以及50%左右的查验费用。
除了“三个一”通关模式,河源海关还积极推动与一线口岸海关的通关协作,推进落实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站式作业”等重点工作任务,推进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的“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建设。
新旧车检场“零时差”切换:
24小时通关模式为企业排忧解难
下午6 点,尽管已经过了下班时间,河源进出境货运车辆检查场(下称新车检场)业务窗口依然开放着,正在办理通关业务的河源市新中新报关报检有限公司经理邱胜文告诉记者,他从事报关工作10 几年,以前办理报关手续要分时段、要排队,现在河源海关提供24 小时通关服务,大大方便了企业报关,有时企业赶货超过晚上9 点要办理通关,也可以提前预约,然后到海关进行申报,真正是为企业排忧解难。
据悉,为做大做强我市综合保税物流,河源海关除全力支持新车检场建设,确保新旧车检场“零时差”切换外,还积极支持河源公用保税仓等特殊监管场所的设立,支持中兴通讯、汉能光伏等重点企业项目设立自用型保税仓,主动走访和对接“三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研究制定“一企一策”系列个性化服务措施,并安排专人跟进、优先办理,为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全力支持产业园区扩能增效。
河源海关副关长罗智俊告诉记者,在接下来的改革中,河源海关将继续优化外贸环境,对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简化海关手续,让企业享受更多的便利服务。此外,将培养新兴业态,推动市委市政府牵头建设“无水港”,对接南沙港和盐田港物流。同时,全力支持我市探索跨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寻求新的外贸增长点。
本报记者 谢素婵 通讯员 陈俊平 钟剑文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