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竹乡层林碧 客家文明昌

——寻访和平县上陵镇古法造纸作坊

和平县上陵镇以翠山竹海闻名,“翠山竹海”,其实是一个以翠山村万亩竹林为主的纯天然风景区。最近,当地发现了过去利用毛竹作原料的古法造纸作坊。日前,记者来到离和平县城30公里的翠山村,进行了采访。

村民曾以造纸为生

沿着蜿蜒曲折的小道,记者漫步竹林间,但见毛竹或修长挺拔作参天之态,或枝叶扶疏有玲珑之姿,怡人眼目。清溪蕴秀竹,修竹茂盛之处,必是水源充沛之所。翠山竹海也不例外。在茂密的竹林间,水流或汩滔而为泉,或叮咚而为溪,姿态万千,在万亩竹林中调皮捣蛋,更映出一山鲜活灵气。

庄学诚向我们展示古法造出来的纸

造纸术的发明,迄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在和平县上陵镇翠山村,记者有幸见到了古法造纸作坊。当地村民说,翠山村海拔500多米,山高岭险,竹林茂盛。他们的先民利用竹子作原料,制造纸张,得以谋生。这种世代相传的土法造纸也使蔡伦造纸术流传至今。

阳明纸的由来

据和平县有关文史资料记载,和平建县后,首任县令刘琰遵照王阳明提出的“简员以省费,均地以平瑶;称巡司以据险要,宽赋役以苏穷民”的方针进行治理,和平的经济得到恢复。当年王阳明平息池仲容起义的 源、热水、上陵、大坝等地的山民继承了先辈的造纸工艺,纷纷在附近山上建起造纸作坊,土纸生产得到恢复。以后继任的县令都秉承刘琰发展山区经济的良策,发展山区造纸业,并不断地引进外地先进技术,改造本地制纸工艺,经过长期实践,生产出了一种比原来土纸如东庄纸、尖皮纸、花尖纸更薄嫩、更润滑、韧性好、色白的新纸种,畅销市场。为了纪念王阳明奏设县治之功,当地人就把这种纸取名为“阳明纸”。
当地一位老人介绍说,他们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在山间建起一二间房屋,名为纸棚。房内设有纸槽、纸榨、竹廉及焙笼等制纸装置,并在近水的地方安装一座水碓。每年立夏过后,一些农户将嫩竹(当地称竹麻)砍下,削成竹条,一层层叠在池内,分层撒上石灰发酵,竹子纤维软化。用水冲干净发酵过的竹料,去除石灰杂质,再放到纸槽里面,用水碓把竹料碾压成纤维状的浆,过筛后倒进浆池,加水搅拌均匀,这就成了造纸的纸浆了。再用竹帘在纸槽水面上兜起放在纸板上,用焙笼逐张焙燥,或吊在竹篱上晒干。经过砍、浸、搓、碓、榨、焙(晒)等几道工序,就造出了阳明纸。造出来的阳明纸或用于包装食物或器物,或用以书写、作簿记等,因其吸墨不渍,易干,久不褪色,不易被虫蛀,备受人们欢迎。由于阳明纸较其它土纸好,产品曾远销广州、香港及南洋新加坡一带。
如今,当地造纸作坊已经停止生产了,也许有一天,这种造纸工艺也会在当地失传。和平县文化馆馆长庄学诚说,外地一些地区土法造纸作坊,作为传统手工艺遗产,被列为文物,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目前也缺乏这方面的民俗景观,和平山区具有造纸传统,应该尽快对其进行挖掘保护。土法造纸工艺与当地的羊角石、五指山、百年古银杏树等一起,可以丰富翠山竹海“竹”文化的内涵,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田冬平 陈仰天



相关热词搜索:竹乡层林碧 客家文明昌-河源新闻信息网|新


上一篇:18家小钢铁厂年底关闭
下一篇:万绿大道后年竣工通车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微心愿”点亮孩子希望之光

“微心愿”点亮孩子希望之光
“我要一盒水彩笔用来画画”“我要一个新书包”“我家的学习桌坏了,想要一张新的学习桌”……在偏远农村地区,有一些家庭,因为生活所需,父母要外出务工养活一家人,家里的孩子只能在过年...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