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智慧农机释放现代“无人农业”魅力 工厂化农业与农机专项“无人农场服务乡村振兴”现场会在东源县举行

本报讯 记者 刘奇峰 通讯员 修硕 20日,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的工厂化农业与农机专项“无人农场服务乡村振兴”现场会在东源县举行,进一步展示我国4年来无人农场和智能农机装备等领域取得的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赵春江,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郑日恒受邀参加现场会。

据了解,2021年,我市首个万亩智能化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在东源县柳城镇下坝村建立,基地(一期)总面积4200亩,其中无人农场500亩。该生产示范基地由东源县政府牵头,东源国资委下属农业托管公司广东万绿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及其团队合作共建,致力打造广东最大的水稻无人农场,建成后承担推动产业转型、解决耕地撂荒、打造全省水稻制种示范基地和全国无人农场标杆以及探索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多重任务。


嘉宾们现场观摩无人驾驶旋耕机作业。

在现场作业演示会环节,来自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农村部科技司、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等单位的100多名专家学者,走进东源县柳城镇下坝村的万绿智慧无人农场,现场观摩无人驾驶旋耕机、无人抛秧机、无人直播机等“黑科技”完成耕、种、管、收全过程无人机械化操作。作为我市首个无人农场,万绿智慧无人农场的奥秘在于使用一批依靠北斗卫星实行无人驾驶的大型农机,还能通过云管控平台掌握农田的酸碱度、降雨量、温度、风速等情况,做到“智慧种田”。

“建设无人农场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高效化,达到增产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罗锡文说,目前,我国的无人农场已在传感器、无人驾驶、精准作业、智能管理等四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他们的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扩大无人农机耕种范围,同时进一步提升技术,让农民使用无人农机管理农场如同使用手机一样简单。

在技术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技委顾问、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郑日恒分别作了主旨报告。其中,赵春江以《农业自主系统技术研究与实践》为题,从人工智能发展、农机应用、农机创新、智慧农业等方面,讲解了我国农业自主系统技术研究现状、发展方向等问题;郑日恒则以《倾转涵道风扇电推垂直起降飞行器关键技术与应用》为题,阐释了我国推动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把握低空经济发展机遇的重要性。

未来,农业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也必然走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的路子,而无人农场是智慧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我市将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全面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积极促进“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实施,推进高水平无人农场建设,努力破解农业生产环节中“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

 






上一篇:客商云集 皆是“源”份 16个优质项目落户源城
下一篇: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近270亿元 碳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65亿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