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永远的乡愁

乡愁是什么?乡愁,就是游子在他乡思故乡的惆怅或念想。

念想故乡的什么呢?——是那浓浓乡音,还是那袅袅的炊烟;是那母亲做的香饭菜,还是父亲说的老故事;是那乡间的小路,还是河里的清流;是那村口的古榕树,还是院前的老水塘;是那庄重的祠堂祭祀,还是热闹的过年鞭炮;是那上学时的儿伴追逐,还是放牛时的田野撒欢……是故,乡愁就是对故乡的记忆,对家园的眷念。人呵,这一辈子就靠这么点记忆和眷念,留存些对故乡、家乡的怀想了。工作累了,生活乏了,身体病了,人往往就思乡,一思乡,乡愁就潮涌般来了。

很多人离开故乡出去打拼,时间久了,开始思乡。回家一看,家乡记忆不见了,乡愁丢了,深深的失望之后便不再回来了,于是成了真正的回不来的游子。没有了乡愁的游子,就成了无根的他乡客。

河源客家人,是最幸福的了。在东源苏家围、南园、仙坑、下屯、塘心,在和平林寨、新联、大坝、水背、彰洞、兴隆,在紫金桂山、古竹、群丰,在龙川欧江、青云、小三、大长沙、黄岭,在连平夏田、湖东、茶新……这些古老的客家村落,相对完整地保存了游子的乡愁记忆——不仅有高墙深深的四角楼、荷叶田田的风水塘、炊烟袅袅的围龙屋、亭亭玉立的石桅杆,还有甜得醉人的糯米酒、香得醉人的炸油果、鲜得馋人的猪肉汤、嫩得诱人的酿豆腐,以及热热闹闹的添丁上灯、轰轰烈烈的蓝大将军招兵、万人空巷的古竹北帝巡游、欢天喜地的中联村捕鱼……当然,最有乡愁记忆还不在于此。客家古邑河源,聚敛了最丰富文化内涵、最显现精神意义、最触动灵魂深处的,是那一款款题刻在碑石上的家规族训,是那一副副彰显着客家精神的匾额楹联,是那一句句写进了家谱的诗词歌赋。这些客家家训,记忆着先贤事迹,传承着家族美好,颂扬着忠孝义和,观照着良心道德,成为河源客家人最富有精神特质的宝贵财富。

是呵,客家乡愁最是难忘。客家乡愁因为深深浸染着儒学思想,铸入人的灵魂深处,显于人的日常言行,呈现其强大的精神作用,让人从乡愁中感应到的不仅是身体的被召唤,还有灵魂的被召唤、精神的被感召。

当下社会,物质高度发达,许多人沦为物的奴隶,或被物所役或为利所驱或被名所惑或为情所困。即使为城市的喧嚣所累而回到家乡故园,但因为众多的乡村文化已生态性流失,旧景不在,古风不存,故只能是表象意义的乡愁记忆的寻找,真正叩击内心的乡村传统文化之美已然失传,如河源客训中所呈现的触动灵魂深处的乡愁,可谓是永远的乡愁了。

假如说,客家传统盛宴“九大簋”类乡愁之物,是从美食出发牵引人回望故乡从而唤发人们的乡愁,那么,客家家训类乡愁之物,则是从道德出发引导人回归内心从而唤发人们的乡愁。

文 瑞



相关热词搜索:乡愁


上一篇:常怀感恩的心
下一篇:古代哪朝公务员薪水最高?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