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成了思乡的专有名词
■陈振昌
翻开词典,有心的读者会发现, 许多的专有名词、术语、名言都来自 经典作品,或寓言,或诗词,或文章。 这些作品,脍炙人口,耳熟能详,应用 它,浓缩了许多话,不仅生动有趣富 有哲理,而且也在不经意间传递着我 们传统文化的精华。
我发现,自从余光中先生的名诗 《乡愁》问世以后,喜欢者、酷爱者络 绎不绝,似薪火相传,从海峡那头传 到大陆这头,从大陆的海岸传遍大江 南北,从大江南北传遍塞北高原、边 陲渔港,以至于不胫而走传遍海外, 传遍了整个华人世界。渐渐地,所有 关于怀乡恋土的文章,所有思念怀想 故人亲人的诗词作品,统统都借用 “乡愁”二字,“乡愁”成了这些情怀的 代名词。
细细咀嚼,不无道理啊。人同 此心,心同此理。《乡愁》之所以为 人们津津乐道,反复吟唱,从情感 上说,她唱出了人们的共同心声, 虽不一定与余先生的际遇相同 —— 在海峡那边怀念回不去的故 里。但情感是相通的,可以引起太 多太多的共鸣。从艺术上讲,余先 生的诗虽然是新诗,并非传统格律 诗,他诗句里所匠心独运的“ 意象 物”却是传统的,很容易被感染被 认同。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非 常得贴近生活,贴近真实。好诗 的特色之一,是必然引起吟诵者 浮想联翩,有相同际遇者不免触 景生情,潸然泪下。
感谢余先生,您的“乡愁”概括 和替代了所有关于思乡、关于怀念 亲友的话语。“乡愁”成了这一切的 代名词,实乃从不经意到必然、到 实至名归。我相信,“乡愁”一词, 将会被语言学家像“埋单”“搞定” 一样,变成新的词条,收进新的《汉 语词典》。
上一篇:乡愁依旧
下一篇:送别余光中,我们默哀祝福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