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静候月圆

奇怪,我居然期待着中秋的到来。这似乎与我的性格不符,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对于一切节日,管他是传统的还是舶来的,我关心的只是,到底能放几天假?

我是那样地没心没肺,少时,至少有十年,未能与亲人共度中秋。那时候,父母工作在不同地方,一到中秋,我便“懂事”地帮着爸爸收拾行李,然后目送他远离。待其身影模糊,便大喝一声,挨个给小伙伴们电话。今晚,我们不醉不归。

没有凭栏赏月的雅兴,没有对月忧思的情怀,更发不出阴晴圆缺的感慨。只知道花生香脆、啤酒清甜,一帮糙哥相互碰杯的感觉好爽好爽。那时年轻,拳头大的月饼,一口一个,嚼起来虎虎生风。

当然,到了今天,我对中秋又有了另一番理解。

中秋,未必需要团圆,但必须给长辈打个电话、发条信息,以表敬意。月饼,不再是一口一个,而是切成几块,每人一小块,边尝还边叫唤:“少吃点,少吃点,这不是什么好东西。”

中秋前,也会掐指算算,该给哪些长辈送盒月饼过去,尽管那玩意早被划入“垃圾食品”的行列,但,心意足足,诚意满满,暖心。

不过,送月饼,其实也蛮有讲究,我小时候,就碰上过一个好玩的人。那时,我每天上下学都会路过一个亲戚家,该亲戚开了一家杂货店,中秋前自然也是摆满了月饼。每天,我们都大声地相互招呼,人情味十足。亲戚的老公偶尔也会关心地问,“外婆身体如何?”

又是一个早晨,我准点路过那里,这时亲戚老公突然叫住我,然后箭一般在货架上扯出一盒月饼,硬要塞我手上,说,“拿一盒给外婆尝尝。”

我说:“不用了吧。”可人家劲道十足,猛往我手心里塞。想到一些长辈送袋糖果饼干可以你来我往相互格挡几千米上万米,我怕了,撒腿狂奔,大喊,“不用不用,真的不用”。然后,一声“太客气了”从他嘴里袅袅窜出,消散在风中。

其实,压根不是客气,那一天——八月十六!

写到此处,突然想起,电视上,也曾听一个效力于外企的职业经理人兴致勃勃地谈论中秋、谈论月饼。他说担任中国区总裁期间希望给员工发盒月饼,鉴于外企从未有过如此规定,于是他四处沟通,并寻找解决办法。最后,终于说服上级,并通过自订月饼与包装盒的方式大幅度降低了成本,两边都有所交差。

经理人强调的是沟通,如何解决问题,但我却为他的“心意”所感动。人在江湖,尤其是外企江湖,却仍不忘中国的传统习俗,不忘为辛苦劳作的同胞尽一份心意,多么富有人情味啊。

而我,依旧没心没肺,不注重形式,不追求仪式。但是我却那么焦急地等待中秋的到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祈祷般静候月圆。

答案是:我希望5岁的儿子,除了书本,还能够边走边学,边干边学,融生活与教益于一体。中秋,正是这样一个契机。我要藉此告诉他,中秋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大家要团团圆圆,共赏那花好月圆,共享那酒醇饼香。

我知道,我可能讲得不好,但我会陪着他一起,走过,路过,不错过……

吴静波



相关热词搜索:月圆


上一篇:勿忘历史 牢记使命
下一篇:追月光的女孩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