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河源社工委以创新项目为主 推进社会治理"新常态"

阅读提示:

社会治理创新,其中一个要决就是“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作为我市社会建设的统筹协调机构,市社工委自成立以来,抓住“社会创新项目”这个主抓手,动员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目前,市社工委正在组织实施的社会创新项目49个,有2个项目被评为省社会创新试点项目、省社会创新实验基地;两批共有15个市社会创新示范项目;有6 个市社会创新实验基地。近日,记者走访了其中一部分社会创新项目,了解项目创建背后的故事。

 

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农民运动会上,趣味十足的“抓鸭子”吸引了众多村民参与。“以优秀传统文化辅助村民自治”项目的实施让村民自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遵循家训治村爱民

正值火蒜收获时节,1 月14日,记者踏访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时,6 名留守妇女正聚集在司前村上门4队吴伟新家里加工蒜头,其中 2位妇女已两鬓斑白。记者以为她们是一家人,一打听才知是司前村妇女互助小组的成员,分别来自5 户人家。村委委员吴俊锋告诉记者,互助小组成员平时各忙各的,忙时你帮我,我帮你,也只是管管饭,并不收工钱,在共同劳动中加深了村民之间的感情。

司前村,村容整洁,一渠清溪穿村而过。村口不远处,竖立着一块“吴氏家训”碑文,上书“一厚伦理,二尊王法,三救急难,四和乡里,五勤本业,六莫非为,七周贫乏,八谨祭祀”。这正是司前村吴氏先祖留给家族后人的传世家训。吴俊锋说,别的老祖宗留金留银,吴氏老祖宗就留了这个祖训,代代相传,代代受益。

除了妇女互助小组外,令司前村民自豪的还有他们村独有的“同年会”。据介绍,目前该村有20 多个“同年会”,“同年会”成员之间互帮互助、扶贫济困蔚然成风,不同年龄段的“同年会”,也会彼此照应。如去年两个出生于上世纪50 年代的“同年会”就组织开展了集体外出旅游活动,并筹资慰问困难 “会员”。

“以优秀传统文化辅助村民自治”项目实施以来,连平县委、县政府一直着眼于项目运作模式的可推广性和可复制性,创新方式,不断完善,其探索实践的运作模式对其他村居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花甲老人热心社会公益

在日前召开的市社会创新项目评审答辩会现场,记者注意到,项目陈述人中也不乏一些白发苍苍的退休老人。来自和平县上陵镇民间文化艺术协会的吴佛报就是其中一个。吴佛报今年69 岁,是个退休干部,也是一个热心社会公益的老人。

该协会成员共有30多位中老年人,其中大部分都已60多岁,还有几十名志愿者,利用闲暇时间,走村串户为留守空巢老人演出解闷。去年10月2日,协会组织一支小型民乐队到田心屋为该屋的老人们精心表演了一场“九九重阳老人音乐会”。演出结束时,田心屋一 90高龄的老人激动地拉着吴佛报的手说:“今天像过生日一样快乐,希望你们能够常来。”

不仅会员间自娱自乐,活跃镇村文化生活,为镇村空巢老人提供文化服务,吴佛报等人还充当起了镇村的宣传员、调解员、和事佬的角色。去年,他们就屡次上门规劝一长年沉迷于赌博导致家庭不和的男子,帮助他戒掉了赌博的恶习。

“厨房大佬”授徒传艺

紫金县厨师厨艺协会是一个由大厨组成的社会组织。不善言辞的会长余茂山说,协会自承办了该项目以来,在紫金客家美食挖掘推广及食品安全自律上,克服经费困难问题,想了很多办法,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在承办紫金县第三届“南粤幸福活动周”活动过程中,开展了多项有关客家美食品尝、伪劣食品鉴定等活动。

此外,在技能培训、扶贫、抗灾等行动中,该协会也积极参与。协会与市高级技师学院合作,举办了三期厨艺培训班,培训90 人,其中农村青年65 人,有61 人被推荐到当地餐饮行业就业。

让每个社区群众感到幸福

家住源城区上角社区70 岁的独居老人刘老伯,耳聋,行动不便,无儿无女,亲戚来往也不多,几十平米的小屋几乎是他全部的活动范围,社区社工、志愿者的到来,给刘老伯的世界带来了更多的温暖。定期陪伴是源城区明镜社工服务中心的专业社工在街道办、社区志愿者的协助下为刘老伯提供的其中一项服务。这是市社会创新示范项目 “源城区幸福社区创建”的一个缩影。

源城区委、区政府2013 年起启动“幸福社区创建”,全区共有10 个试点社区参与项目创建,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

记者在上城街道“五点钟学堂”看到,一群社区小朋友在学堂志愿者辅导下正认真地写作业,有的孩子们做游戏,时间接近傍晚6 点,家长陆续来接小孩。一位家长说: “两口子都要上班,下班时间晚,以前小孩没人接没人管,现在社区帮了我们大忙。”据了解,至2014年底,源城区的城西、城南等6个社区设立了志愿服务站,全区组建了99支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在册登记志愿者达 12056名。2013年,新江、上城和源南三个镇街先行先试,分别与源城区明镜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订购买专业社工服务协议,弥补社区服务的不足,开启了我市政府部门首次向专业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服务的先河。

通过“幸福社区创建”项目的实施,该区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镇街主体,群众主人,社会助推”的良好共建局面,有效地促进了社区治理。

为留守儿童提供订单式服务

“公益志愿团体关爱留守儿童”项目具体由和平阳光公益中心实施,前年就通过评审升格为市级社会创新示范项目,本月初通过市社会创新实验基地的评审。

梁卫星是和平县阳光公益服务中心的创办人和负责人,有一件小事令他很难忘,也很难受。他说,有一次去看望一个留守儿童,见到墙上张贴的“三好学生”奖状的右下角,有一张小相片,是那位留守学生妈妈的相片。那位小朋友说,妈妈长时间不在家,自己得了奖状,想让妈妈看看,所以把妈妈相片贴在奖状上。

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与珠三角地区多支公益机构进行联盟,共同帮扶关爱山区留守儿童,其中,他们已建立了3 个 “爱心驿站”。梁卫星对现阶段的留守儿童关爱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当前已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留守儿童,需要订单式服务,留守儿童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志愿者开展义诊活动。源城“幸福社区创建”项目的实施让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幸福生活。

相关链接

6基地11示范项目脱颖而出

去年11 月至今年1 月13 日,市社工委邀请了第三方机构市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对第一、二批社会创新项目进行评审,6 个项目升格为实验基地、11 个项目升格为示范项目,这些项目的创新探索,为我市社会治理创新树立了新标杆。同时,源城区建立的流动人口八项服务机制,龙川县佗城镇枫深村以党建为引领,调动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村居自治的新型农村基层自治格局,以及河源公益视窗服务中心、市顺景微生物研究所、市体育指导员志愿者协会、市农村妇女经济发展行业协会等,也在相关领域的服务和治理创新方面作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得到评审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市第一批社会创新实验基地名单(6个)

创建幸福社区(源城区委、区政府)、整合社会资源推动河源民间文博事业发展(市文博协会)、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市再生资源协会)、公益志愿团体关爱留守儿童(和平县委、县政府)、民情恳谈制度建设(东源县委、县政府)、共青团枢纽型社会组织培育(团市委)

市第二批社会创新示范项目名单(11个)

进社区关爱独居老人(源城区明镜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食品安全自律及客家美食挖掘推广(紫金县厨师厨艺协会)、外来务工人员互助中心(河源市江西商会)、民间文艺团队参与公益服务(和平县上陵镇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以优秀传统文化辅助村民自治(连平县委、县政府)、多元化老年人健身活动(源城区老年人体育协会)、体育舞蹈推广创新(市体育舞蹈协会)、协会规范化建设(河源市广告协会)、社会心理调适服务网络建设(紫金县委、县政府)、打造枢纽型体育社会组织(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协会)、企业诚信文化传播(市企业诚信协会)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陈鹏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河源市社工委 新常态


上一篇:河源移动4G元年 用一年时间让全市畅享高速网络
下一篇:平安进社区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让平安幸福永不落幕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