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翻阅2014河源之民生盘点3 用诚信阳光温暖一座城

 
被拐男孩郑雄坤回到老家揭阳。

关键词:诚信店主

城市因他们而变得温暖

2014 年8 月7 日,全省唯一一注双色球一等奖喜落我市文明路44060115 站点,这是我市继2013 年12 月中得双色球1197 万元以来,又一个百万大奖。这注彩票是彩票站店主黄燕飞垫钱帮助曾先生购买的。当晚开奖后,黄燕飞第一时间将中奖的消息告诉了曾先生,第二天将中奖彩票亲自交到曾先生手中。2014 年12 月,面对两万元现金,环卫工人不为所动,将两万元现金完璧归赵等等这些鲜活感人的诚信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们的行为都值得我们大家点赞。

点评:面对突如其来的百万大奖,你会不心动吗?估计很少人会有这样的高尚情操吧。众所周知,彩票是不记名、不挂失的,而且曾先生连彩票款都未付,黄燕飞大可拿着这张彩票自己去兑取奖金,将巨奖据为己有。环卫工人一年工资下来也就几万块,他们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看起来对自己有利的处理方式。然而,他们都选择了诚信。

竹竿可滑落,诚信不能丢。“诚信店主” 的“不做违背良心之事”以及“拾金不昧环卫工”的“不能失去做人的道德”,话语都很朴实,但在社会诚信缺失的现实下,给人一种特别的触动和温暖。尤其是当抱怨、感叹社会诚信缺失、道德丧失、世风日下的声音不断在耳边响起的时候,他们的举动,给人们传递着诚信没有走远、普通人的道德信念就在身边的信息。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店主”和 “拾金不昧环卫工”之所以选择诚信,就在于他们内心都有一道绕不过去的“坎”,那就是,唯有选择诚信做人做事,才能让自己心安理得。

关键词:天价拖车费

规范收费杜绝天价拖车

去年11 月份,本报报道了一车主卢某在临江路段出了交通事故请人拖车,没想区区 10 公里的拖车费竟高达6000 元,卢某不禁感叹自己被“宰”了。新闻出街后,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共鸣,称收费不合理,有违规、有猫腻。为规范拖车收费标准,我市相关部门也迅速出台了《关于河源市普通公路、城市道路救援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了收费标准。

点评:出了车祸被施救,不是幸运却成了祸中之祸。广东省高速公路事故和故障车辆拖车服务收费标准表自去年3 月份就已开始试行,可为什么这么多政府部门却管不了天价救援费呢?这无疑暴露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体制之弊。这一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会极大地削弱政府部门的权威,另一方面还使群众失去对政府的信任感,同时又是对市场秩序的严重破坏。实际上,车辆救援是一项公共服务,费用应由政府制定。而且公路清障施救,原本该回归公益性。因为公路清障施救本属公安交管部门行政执法行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此切分出一大块能赚钱的部分转包给商人去任性加价拖车,显属监管失职,实质上是公权私用。即便公安交管部门将“路外作业”引入市场运作,拖吊费的多少,也需在政府制定的价格范围内,由车主与拯救队协商议定,怎能由一方漫天要价呢?一旦发生天价行为,作为监管者就理当及时制止,甚至从拯救队手中收回外包的“路外作业权”,这样做,才是对“公”字的坚守。

关键词:失落的亲情

难舍的亲情永远在寻找

郑雄坤儿时跟随父母卖水果,没想却被人贩子拐走,这一走就是18 年,凭借着儿时零碎的家乡记忆,18 年来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父母,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回归到自己的故乡——揭阳。

点评:亲情,血浓于水,无论生活得喜悦与艰辛,亲情是维系关系的纽带。他是不幸中的幸运者,通过网络,郑雄坤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而就在我们身边还有不少像郑雄坤这样的不幸少年,由于人贩子的猖獗等其他原因,多少人流落他乡。他们的亲生父母在哪?他们的家乡在何处?有多少人饮憾而逝,又有多少人望眼欲穿。正是这种血脉亲情的感召力,不少人至今还在寻亲路上……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情与生俱来,它不以贫富贵贱而改变,不以个人喜好厌恶而取舍,这就是亲情。要遏制住贩卖婴儿违法行为的发生,打蛇还需掐三寸,必须运用法治之斧,及时有力地劈断利益链。一方面要严厉打击贩卖儿童的行为,解救每一个被卖幼儿,严厉而及时地追究不法分子的法律责任,让其不敢卖、不能卖,紧堵“入口”。另一方面,把长期较松的购买行为的“出口”铸紧,填补“法料”,对收养被拐儿童者予以严惩,追究刑责,使其付出沉重代价,让其不敢买、不能买。如此,方能两端发力,堵住“缺口”。

关键词:古桥被毁

破坏历史文化就是破坏自己的未来

至今已有200 多年历史的龙川县老隆镇乌石下居委会的洋溪古桥,在沉睡中,随着“法师”一声令下被拆毁;连平县忠信镇黄花村黄氏家族已有180 多年历史的祠堂仪门上面的一块牌匾和内厅上梁的两座木雕狮子被盗;两尊立在紫金县黄塘镇庙前村北帝庙前的石狮子无端被盗……等等这些文物被毁、被盗无不令人感到心痛惋惜。这些都是当地村民的精神寄托,逢年过节都会到祠堂庙会上炷香,没想如今却被不法分子盗走,毁坏,心里一下子没有主心骨。为了找回这些文物,村民不惜出高价,悬赏找回文物。

点评:一个古建筑浓缩了一部地方历史,它以自己的文物古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再现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种种问题在侵蚀着我们的古文化,资金匮乏难以保证日常维护与修缮。数百年的深宅大院在现代城市化进程里走向没落,空壳化的支架也遭受自然的破坏,经济的发展带动收藏市场的繁荣,受利益驱使的一些人正试图掘空壳里最珍贵的遗物,人为活动加速地破坏了整体的建筑架构及里面丰富的历史遗产。加之管理不到位,村民文物保护意识不够、文物维护经费匮乏等都成为了古建筑群保护的“结症”。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一个具有历史特色的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的,一旦破坏就意味着一段鲜活历史的消失。古文化(包括古建筑群)的保护必须是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下进行的。在这里政府要转变职能,转换角色,把工作重点置于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优服务上来,着力依法行政,有效落实文物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和增强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促进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科学制定规划,确保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由于保护修缮古建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古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品牌,保护开发不能单靠政府投入,要充分利用每个村的社会资源。通过业主、村民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在确保文物安全不受侵害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保护,以解决日常维护与修缮的资金问题;各自设立文物保护基金,由政府牵头,热心人士捐赠积累,由文物保护基金和业主、村民共同出资的方式对古民居进行维修,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历史、保护文物。

关键词:物业纠纷

物业纠纷到底谁之过

房屋交付使用,可业主却迟迟不交物业费,多次催缴无果后,物业一纸诉状将业主告上法庭。

点评: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业管理正在成为一门新兴产业,越来越多地走进平常百姓的生活,然而,与此同时,物业纠纷也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单靠一纸判决来解决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更多的是政府部门应该引起重视。

物业纠纷案件并非简单的黑和白、是与非,有的也不是简单的法律问题,牵涉到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社会和谐。随着物业管理行业日益壮大及业主公众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增强,业主对物业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而往往与现实形成较大反差,完善行业标准,成立行业协会已经不能再等。而成立之后,物业企业能否抓住时机,开启规范发展的新格局,还要大家拭目以待。

总之,物业服务既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又是一个非常繁琐的工作,稍有疏漏,就可能会对业主造成百分之百的损失。只有认真地履行工作职责,真心替业主所想所急,业主才会自觉履行其应尽的义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服务”二字的分量 —— 物业服务企业唯有向服务要活力,才能越来越有生命力,也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服务的需要。

本报记者 梁小鸿



相关热词搜索:一座 阳光


上一篇:翻阅2014河源之民生盘点4 捐献器官让生命延续
下一篇:[紫金县民生盘点]打了一场漂亮的教育事业翻身仗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