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河源市城管局打造宜居家园 城市管理工作带来巨变

 
不断完善中的客家文化公园。

亲水步道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街道非常干净,走在河源的大街小巷,很舒服。” 有不少外地游客到河源游玩时,纷纷为河源的环境卫生“点赞”。据了解,市城管局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等中心工作,以开展党的“三严三实”活动为契机,坚决落实市委“三赛”、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任务,实现城管工作水平有新提升,亮点纷呈。

亮点一

公厕干净又清香 有五星级的味道

说到公厕,或许大家的脑海中,会跳出这样的场景:污水流淌,又脏又臭。不过,河源市区的54 间公厕不脏也不臭,水畅、灯亮、干净、整洁。之所以这么自信,不仅得益于市城管局的有效管理制度,更是因为河源公厕管理队伍老典型与新榜样的带头作用。

公厕不脏不臭,在市区新风路有一个小档口的刘女士感受最深,她的档口小,没有厕所,以往都是到其他商户那“蹭”厕所,“因为公厕太脏不敢去。”自从新风北的公厕改造完成后,她不用“蹭”厕所了。刘女士说:“厕所干净清香,还有绿化植物,有点五星级的味道。”

公厕保持不脏也不臭的最大秘诀,是好制度加好职工。据了解,2015 年上半年,市城管局改造了9 间公厕,并加强管理。公厕管理实行专岗专责,严格的日常检查、月度考核、分级管理、卫生大扫除,实现了“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思想转变。此外,公厕管理队伍还涌现了一批老典型与新榜样,继公厕保洁员杨梅获得“中国好人”后,另一名保洁员袁日荣今年被评为“河源好人”。公厕管理队伍向典型看齐、以榜样为荣,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局面,练就成了一支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好人团队,目前,公厕团队及个人共获得14项国家、省、市荣誉。


创文征集语成为街头一景。

整理街道两边的广告牌后,街道变得整洁美观了许多。

亮点二

街头公益广告承载发展梦想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习惯了各类商业广告铺天盖地的侵袭的我们,大街小巷的公益广告就像炎炎夏日吹进的一股凉爽清风,拂动着我们的心弦,激发着内心的善良。

“公益广告宣传变成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风景,融入百姓生活。”市民李先生表示,以前街头上有很多五花八门的广告,现在公益广告多了起来,感觉很有人文气息。而且这些公益广告不但成为城市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最重要的是很好地宣传了政府开展的各项工作。

据了解,近两年来,市城管局加强政策公益广告宣传阵地的建设,在市区20 个显示屏播放城管宣传片、“梦娃”宣传片、“四个全面”标语、“双拥”标语、 “创文、巩卫综合宣传”、“平安河源”、创模标语和“迎创园”市树市花评选活动宣传短片,营造良好氛围,促进“两创一巩”等工作。

小小的公益广告,承载我们城市的发展梦想,在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谱写出浓墨重彩的华美篇章……
 

亮点三

专项整治行动 提升城市市容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市城管局强化依法治城工作,开展“六乱”整治行动,提升了城市市容景观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介绍,市城管局督促清理建筑余泥垃圾,严控占道堆放行为。上半年,共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316 份,督促清运乱堆放建筑材料及余泥渣土350 多处共2100 余吨。其次是严管乱摆乱卖,严管占道经营行为。共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1000 多份,纠正占道经营行为3600 多宗、流动摊档6500 多宗。此外,开展专项整治,狠刹违规烧烤、宵夜档。共整治各种占道经营230 余宗,目前市区主次干道夜间麻辣烧烤、夜宵和早餐档占道经营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新近建成的红星公园。

亮点四

河源处处是公园 公园萦绕你身边

吃过早饭,拿上二胡,来到客家公园,沿着石阶进入一片生机勃勃的森林,退休前当乡镇中学校长、如今家住市区万隆一品的吴先生一天常常是这样开始的。乐音悠扬,绿树丛间,市民们在轻松散步……

吴先生所置身的森林其实是客家文化公园的社会公德林,社会公德林由“市政协林”、“市统战林”、 “市工会劳模林”、“市妇联家庭幸福林”等组成。今年上半年,市城管局顺利推进客家文化公园公德林三期绿化种植,共种植乔木1360 株、灌木1610 株,成活率达99%以上,如今,社会公德林绿化面积达50 万平方米。客家公园不仅是森林,还是花海,除了杜鹃花、樱花等,今年上半年,公园里还添了3000㎡波斯菊,让人俨然置身花海。

家住新丰江一带的李女士虽然喜欢晚上散步,但却很少去客家公园,因为远。“我晚上会到江边散散步,到客家公园就太远了。”不过,晚上到公园散步的愿望离新丰江一带的市民也不远了,新江三路社区公园纳入了今年源城区提质工程建设,目前,已进入前期设计、立项、招投标等准备工作。“到时我也去公园跳广场舞。”李女士兴奋地说。

此外,康乐南社区公园、站前社区公园的建设也在进行中。待到公园建成时,市民们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家被“搬”进了公园,公园就萦绕自己身边。

本报记者 戴湄 郑婷影 谭兴孚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宜居 美景 城市


上一篇:400名大学生为营造美丽舒适“家园城市”鼓与呼
下一篇:400名大学生志愿者成为"河源城管人"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