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河源全面开展宜居社区创建工作

 

市区东埔街道辖区内,天和城、华达新城小区周边公园围绕,娱乐、健身等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全景拍摄

社区,是城市生活的载体,是居住其间的成千上万人共同的家。早在2000 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而作为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社区是否宜居,成为城市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市民满意度的重要标准。

日前,我市出台了《河源市创建宜居社区(2016—2020 年)工作方案》(下称《方案》),计划用5 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创建宜居社区164 个,数量比目前已经创建成功的 15 个翻了10 倍多。到2020 年,全市所有社区无论是否获得“宜居”称号,都要基本达到宜居标准。

根据《方案》要求,我市各个社区将从今年起逐步启动宜居社区创建工作,创建标准参照广东省发布的《宜居社区建设评价》执行。记者了解到,“宜居社区”对社区空间、社区环境、社区安全、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管理6 大部分均有详细的评价标准,只有满足这些标准的绝大多数,才能创建成功。

以社区环境为例,《方案》中对社区绿地率、垃圾收集点、排水管网、公用管线等的设置均有明确要求,社区必须满足绿地率达到 25%以上、实现雨污分流、垃圾日产日清等才符合“宜居”的基本要求。如果社区能够做到有效保护和管理古树名木,实行餐厨垃圾分类回收,有效利用太阳能等资源,则能够进入“宜居社区”优先选择范畴。

此前,我市分别于2010 年、2013 年成功创建了一批宜居社区,源城区的东埔街道建设大道社区、上城街道的新兴社区等已提前进入宜居时代。目前,全市已有15 个宜居社区。《方案》中提到,我市将实行奖励机制,对今后成功创建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宜居社区的社区分别奖励10 万元到20 万元不等的奖金。而已经创建成功的15 个宜居社区,还能够各获得5 万元奖励。

社区宜居后,我们的生活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社区空间

居民步行15 分钟可达到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服务场所;

集中设置肉菜市场、超市等商业服务场所,服务半径不大于500 米;

居民居住区到附近公交站点距离不超过800 米。

社区环境

社区绿地率达到25%以上;

设置分类垃圾桶,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河涌、湖泊、水池的水体及周边环境干净整洁无异味。

社区安全

无仍在使用的危房及其他有安全隐患的建筑物;

拥有消防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社区文化

社区内学校在保障正常教学等前提下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设施;

定期举办小型文艺晚会、邻里文化节、社区运动会等文体活动。

社区服务

公共服务办事大厅可提供劳动保障、就业等“一站式”服务;

居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运作规范、管理良好。

社区管理

居委会定期公开居务、财务和事务;

社区重大事项实行议事或听证;

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智慧社区”建设。

“宜居”范本

紫金县通惠社区:老社区越老越宜居

通惠社区位于紫金县紫城镇,地处县城老城区。由于成立时间早,通惠社区1.5 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居住着近1.9 万居民,称得上是紫金县城历史最悠久、人口最密集、管理难度最大的社区。不过,通惠社区也是紫金县目前仅有的成功创建“宜居社区”的两个社区之一。

2013 年,通惠社区以95 分的高分通过 “宜居社区”评测,拿到了这一称号。而在此前的几年间,该社区通过城区改造与商业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了绿化、基础设施改造、道路完善等工程。尽管在老城区,大修大建难以实施,但通惠社区就在原有的格局上,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尽量去完善社区各类功能。

以道路建设为例,通惠社区内有一条近 1 公里长的米行街,过往的几十年间,这条街道狭窄、破烂,一下雨就会有严重积水。 2012 年,通惠社区克服了征地拆迁和资金等难题,以自筹资金的方式,投入近百万元对米行街进行升级改造。最终,这条道路在通惠社区接受“宜居社区”验收前完工。

除了社区功能不断完善,通惠社区的人文环境也非常良好。据介绍,该社区近年来始终保持着较低的犯罪发生率,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也少之又少。2013 年,通惠社区还是全县唯一一个拥有志愿服务队的社区,他们组织了一支30 多人的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内义务开展矛盾调解、普法教育、援助弱势群体的活动。

“社区等于是一个大家庭,管社区,主要靠日常的积累。”从1994 年就在通惠社区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的邓柏松表示,一个社区是否宜居,居委会的作用至关重要。 2013 年,通惠社区率先实行居民办事“一站式”服务,利用公共服务站为平台,为居民提供代办服务,省去了居民办事“多头跑” 的麻烦。

车位极度缺乏、停车难,公园、娱乐、健身等娱乐设施奇缺,路灯、排水管等设施老旧无用,居民垃圾随地安放,缺少门禁、社区治安堪忧……近年来,市区正经历着快速发展的变迁,特别是一大批新住宅小区的出现,给了河源人多元的居住选择。然而,变迁的洪流中,曾经的一部分居住小区开始凸显软硬件设施方面的不足。

我市的老旧小区多建成于上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初,原有规划设计滞后、市政基础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弊病在当下成为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了当下我市创建“宜居”社区亟待破解的大难题。


老旧小区内安全隐患多,公共基础设施差。图为绿苑小区 

调查 老旧小区受诟病的“四宗最”

1.车位最缺,私家车与人“抢”人行道

车位配置不完善是老旧小区的一个通病,加上普遍存在楼宇间距小、通道狭窄、公共空间少,小区行车、停车的难度非常之大。据了解,一些年代久远的老旧小区在规划建设时甚至没有设计停车位,但随着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几年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市的私家车保有量及使用量迅速增加,带来了停车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

“居民车辆大概有260 辆,每晚临时在小区停车的至少在10 辆以上,车位根本就不够,都是谁先来谁停,想管也管不了。”作为市区老旧小区的典型代表,绿苑小区的停车现状堪称一个缩影。该小区物业管理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绿苑小区基本停车位缺额大,停车矛盾最为突出,给小区的居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停车难带来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让车主头痛。在市区文景小区,只要有空位的地方基本上都停满了车辆,绿化带和人行道也成了停车位,居民走路很不方便。

2.公共基础设施最差,健身娱乐设备欠缺

老旧小区由于规划配置无法与现在的标准相匹配,加上长年累月缺少维护,小区公共基础设施基本损毁殆尽,整体环境较差,居民生活品质受到严重影响。“路灯都是坏的,晚上大部分时间都不亮,好不容易亮了还一闪一闪的,像鬼火一样。”谈到小区的路灯,在文景小区居住了5 年的徐大姐调侃道。

据了解,市区内使用时间较长的老旧小区基本都存在路灯、公告栏、楼梯护栏、排水管、门窗等公共设施破损严重问题,很多都已经没办法使用。尤其是小区内的公园,由于缺少相应的健身娱乐设备,基本都处于废弃状态。“小区里面仅有3 个健身器材,但都是坏的,那么多老人和小孩平时连放松的设备都没有。”在采访中,文景小区的居民无奈地说。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许多老旧小区居民楼上楼梯的大门都已损坏,窗户剩下的几根生锈铁丝网耷拉着;有些低洼的居民楼前积水严重,常年没有修剪的大树把一些居民楼遮住。

3.卫生环境最堪忧,部分小区垃圾桶都没有

老旧小区修建时间长,清洁卫生设备陈旧,经常出了毛病没人管,甚至出现缺乏基础卫生设备的情况。

据了解,我市老旧小区目前的住户大多是中低收入家庭,物业管理收费比较困难,一些小区内大多是出租户,流动性较大,邻里间交际甚少,团队意识差,遇到重大决定难以形成共识。“物业收费很乱,有些收得多,有些收得少,甚至有些收不到,额度也从每年300 到500 元不等。收了费用,但是却没解决问题,小区内连基本的垃圾桶都没有设置。”在文景小区住了19 年的曾先生这样说道。

据悉,一些没有垃圾桶的老旧小区仅仅只搭建临时垃圾堆,并在垃圾堆旁放个清理垃圾用的垃圾车;有些小区虽然设置了垃圾桶,但也只是个大油漆桶,无法实现分类回收垃圾。

4.安保最薄弱,小区内安全隐患多

“小区内的安保形同虚设,进出小区不用放行条,外来的人随便都可以进出,而且小区内路灯大部分都不亮,晚上黑乎乎的,这样的环境能不让人担心吗。”在市区富景小区生活的李小姐,时常感觉到不够安全。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很多老旧小区拥有多个出口、四通八达,门口的安保人员对进出的车辆和行人基本不给予询问,看到有车或人进出时,直接放行。另外,部分老旧小区内监控设备缺乏,盗窃案件时有发生。 “看到过道里那辆山地车了吗,前天还好好的,第二天轮子就不知道被谁拆了。” 顺着李小姐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她所生活的居民楼的一楼墙角锁着的一辆山地车,但两个轮子却不知所踪。“如果是新买的车,在外面的过道放着,不锁的话,不用半天时间,要么不见了,要么就要少掉几个零件。”李小姐调侃。

居民心声 改造迫在眉睫

曾先生是首批入住文景小区的居民,在这里居住了近20 年。当谈及这20 年来文景小区的变化,曾先生说,总体上没有很明显的变化。“刚住进来时,有物业和居民的努力,文景在卫生、安全等方面保持良好了一段时间。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小区又就逐渐成了脏、乱、差的状态。”

谈及现在的文景小区,曾先生认为是“百病缠身”。小区内人员复杂,空房向外出租现象十分普遍,数量多,监控难度大;小区内门房围墙、车棚、消防器材、警卫器材等严重不足、破损严重,影响了小区的安全;小区居民基本的娱乐设施无法满足,卫生环境差;加上物业管理企业对自身认识不明确、定位不准确,物业管理水平不高,宣传发动不落实,治安不到位。曾先生说,目前的文景存在很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改造是迫在眉睫的事。

物业苦水 没钱能干个啥

老旧小区存在问题,居民往往都把矛头对准物业管理,而事实上,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也是满腹委屈,他们最大的苦水就在于,物业管理费低廉、难收,没钱物业能干个啥?

刘佰胜从事多年物业管理工作,从最开始在物业管理公司上班,到如今自己开公司管理着多个老旧小区,已有10多年,对这个行业,他感受深刻。

位于老城的城中城花园是刘佰胜目前正在管理的一个老旧小区,今年7 月至8 月初,连续的雷雨天气侵袭着这个小区,造成小区内20 多个监控设备全部损毁,不少居民的房子出现漏水现象,而当事后要对上述问题进行修复时,刘佰胜却因为资金犯了难。

据刘佰胜介绍,城中城花园现有居民490 户,物业管理费按不带电梯6 毛钱/平方米、带电梯1.1 元/平方米的标准收取,加上停车收费,物业管理处每月的收入在4 万元左右。支出方面,刘佰胜每月支付保安人员、清洁卫生、设施维护等的费用,基本与收入持平。

刘佰胜说,城中城花园过低的物业费让物业管理企业几乎看不到利润,更没有存余,一旦发生一些重大问题,根本拿不出钱进行维修。“虽然我们收的钱少,但要涨价却很难,城中城花园从2004 年交付使用至今,直到去年物业管理费每平方米才增加了1 毛钱。”

据刘佰胜透露,物业管理费低是当前老旧小区的普遍现状,也正因为此,物业的作用极其有限,有些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企业由于入不敷出,甚至直接撒手不干,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老旧小区的各种问题。

政府声音 通过改造增强居民物业意识

老旧小区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不是突然爆发,之所以近期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源城区今年的城市提质“五大工程”中,包含了50 个老旧小区改造。此前,媒体曾公布了源城区50 个老旧小区改造名单,近日,记者从源城区建设局了解到,老旧小区改造涉及面广,需要全面考虑改造的可行性和操作性,相关部门正在实地考察各个老旧小区现状,对改造名单进行进一步研究,待最终的改造名单确定后,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据源城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既有整体性、又有个体性,此前,政府还没有对市区老旧小区进行过系统地梳理和维护。该负责人说,功能退化严重、物业管理水平与居民生活需求脱节、政府层面投入不足、社区管理出现真空地带等问题,共同造就了当前老旧小区的弊病,而反映在居民生活之中的,就是小区功能退化、绿化缺失、消防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

自源城区确定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后,源城区建设局等部门便开始大量走访居委会、业主代表,耗费了很长时间去搜集、梳理老旧小区的基本情况,为老旧小区的改造奠定基础。据了解,源城区的目标是利用今明两年时间对100 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今年改造50 个,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将首先选择3 到4 个改造条件最成熟的小区进行试点,然后再全面铺开。

上述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目前存在的问题,表面上看是软硬件设施的退化,根源则是部分居民在物业方面的意识薄弱。“物业是一项有偿服务,居民应该要有主动缴纳物业管理费、配合物业工作的思想。如果居民不愿意配合物业,物业方也将难以开展服务,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小区的居住质量越来越差,物业服务质量越来越低,居民也越来越不愿意缴纳物业管理费。”

据悉,源城区此次投巨资进行老旧小区改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让居民体会到优质生活环境、物业服务的好处,从而增强居民意识,改善居民和物业间的关系,形成多方共同维护小区环境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 黄冉 见习记者 郑禾穗/文 陈仕平/图



相关热词搜索:宜居 时期 数量


上一篇:中国晚协第31届年会在郑州举行 媒体大咖齐"论剑"
下一篇:《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9月1日起实施 6大亮点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