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疫情进入高发期 河源发现3处登革热高风险点
本报讯 记者 刘影丽 每年5 月至11 月是登革热疫情的高发期。日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多个登革热风险提示。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51个监测点中,3个监测点属于登革热媒介伊蚊高密度状态,提醒各级单位和广大市民,对蚊虫孳生地进行清理,开展灭蚊行动。
根据省疫情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 月5 日,我省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较2015 年同期增多44.44%,暂无本地病例报告。数据显示,4 月上半月份,我市蚊媒密度呈上升趋势,全市共设置51个监测点,符合防控要求的有41个点,占80.39%;低密度有6个点,占11.76%;中密度有1 个点,占1.96%;高密度有3 个点,占5.88%。其中,源城区上城办事处城中城小区及周边、东源县曾田镇曾田玉湖四村等两个检测点,BI 指数分别高达83.33、100.00,远远高于5 以下的安全数值,属于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虫高密度状态;源城区东埔办事处东埔村,MOI 指数高达50.00,属于登革热媒介伊蚊成蚊高密度状态。
专家提醒,随着气温逐渐回暖,蚊媒密度升高,由输入性寨卡、登革热病例引起的本地病例发生的风险逐渐加大。各级单位应针对办公室、单位内部绿化区、庭院、假山及水池等各类场所开展翻盆倒罐、清理孳生地等工作,开展灭蚊行动,降低蚊虫密度。广大市民要重点做好消除蚊媒孳生地的工作,对家庭内的花瓶、花盆及花盆托盆等蚊虫孳生地进行清理,并定期开展灭蚊。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和骨关节疼等症状,及时就诊。
上一篇:提升城市面貌 通过"创国园"提升河源城市品位
下一篇:捐出一日工资 关爱孤残人士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