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至微 助“客”圆梦 糖巢创客社区铺就创客成长与乡村振兴共赢之路
近日,省文旅厅发布第三批“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80个兼具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的新业态场景脱颖而出。东源糖巢创客社区上榜,入选和美乡村类别。糖巢创客社区为啥这样火?东源县新时代和美乡村研究院院长林荣斌认为,探究其因,在于糖巢创客社区以“时尚休闲、创客潮玩、创意文化”为核心定位,串联了商业服务、集市贸易、文化休闲等多元业态,这样既保留了乡村的原生态,又吸引了创客工作室、潮流市集、文化展览等年轻化元素的“加盟”。
如今,到糖巢创客社区听音乐、吃河鲜、品酒、看篮球赛,已经成为周边乃至河源市区很多居民的日常爱好。糖巢创客社区,不仅是市民日常休闲的新空间,更吸引了省内外创客团队前来栖“巢”逐梦,“酿”出更多幸福生活。相关数据显示,一年多来,糖巢创客社区通过创客大赛、人才培训、社区建设“三线并行”,培育200余名创客,目前已吸引首批注册企业28家,入驻商户6家,并有意向入驻创客20至30名。
徐晨喻和她的源·艺术空间。
栖“巢”逐梦梦想开花
紧邻迷人的东江江畔,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然环境和优美的生态,糖巢创客社区为创业者营造了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宁静之地。不少年轻创客在这里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凭栏临江,碧水悠悠,一派静谧之处。今年7月开业的糖巢源·艺术空间(源·ARTSPACE)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尤其是90后、00后市民更是成为“常客”。其主理人徐晨喻把爱好变成了职业,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时,研究方向就是传统非遗艺术的活化应用,毕业后从深圳到糖巢创客社区创业。
正对着大门,由省级非遗项目墩头蓝元素创意而来的几朵硕大的“花”让人眼前一亮:纯手工制作、多种颜色搭配、别具一格的精致造型无一不显示着主理人的细心和用心。作为以我市本土文化为出发点的艺术餐饮体验店,源·艺术空间重在营造沉浸式的体验感。徐晨喻说,艺术环创的内容,会定期更换,让到访者能够了解到更多类型的河源文化,增强体验新鲜感。如今文创展区上架了首批以河源为IP的产品,其中包含河源地标建筑积木、河源五县一区地图冰箱贴、文创雪糕等。未来会定期策划艺术沙龙、手作工坊、主题派对等文化活动,让艺术空间“活”起来。
在徐晨喻看来,源·艺术空间不大,但是充然活力和希望。“借着糖巢创客社区营造的优质创业土壤,我们把梦想变成了现实,决心做艺术赋能乡村文旅发展的探路者,做河源本土文化、非遗、美食的推广者。”徐晨喻表示,将持续借助这一平台,全力推广包括河源美食在内的多种河源文创产品,让游客把“河源故事”带回家。
粤浙联手“托举”
一批批年轻创客的加盟为东源绿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糖巢创客社区也成为河源市乃至广东省乡村创新创业的标杆。为深入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东源县仙塘镇以“创新创业,新质发展”为引领,充分吸聚人才、技术、市场、金融等要素,谋划打造了创意、创新与创业深度融合的乡创聚集地——糖巢创客社区,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助推当地农文旅产业发展,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大引擎和新鲜活力。
糖巢农文旅(河源)有限公司由浙江广东两地团队携手打造,由浙江运营团队-百村(杭州)产业运营有限公司、河源广电旗下星空传媒,以及仙塘镇镇属企业仙塘经济发展总公司三方联合组成立建运营的主体,围绕乡村创客、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8个业态,通过绿色、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规划建设创客中心、创客客栈、创客之家、糖巢壹号、糖巢贰号、糖巢叁号、榕树下咖啡馆、十五联兴共富工坊、河BA篮球俱乐部、糖果秀、思源集市、糖果工厂等20个单体。
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从全省来看,广东正以全方位服务为青年扎根铺路。在各地特色引才实践中,东源糖巢创客社区的“生态+创业”模式颇受关注。用林荣斌的话来说,“糖巢就是为年轻人而作,要让他们在河源绿水青山间实现就业创业梦想”。自2015年来到河源后,他为河源青山绿水所吸引,认为河源有后发优势,决心把浙江经验引至河源,通过整合本土资源,以运营思维盘活乡村,为青年打造一个创新创业的舞台。
“很多政策都是为青年创业量身定做。”林荣斌说,在人才方面,他们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通过创业大赛、研习营和金融扶持,已成功吸引了近200名青年创客,孵化了173个项目,并成立了多个产业联盟,助力创业者落地生根。为了鼓励和支持创业者,糖巢创客社区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招商优惠政策,包括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可达10年的“筑巢贷”;用于支持创客者研发创新发展新型项目、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可达10年的“创巢贷”;用于日常小额资金周转、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可达10年的“糖果贷”。此外,符合条件的创业者还将享受贴息、产业扶持、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这将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发展机会。
林荣斌说,展望未来,将继续深化粤浙经验融合,推进标准化建设和专业化培育,通过扩大创客大赛影响力、强化基金支持和完善社区服务,吸引更多青年来河源就业创业,共同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陈振敏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