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本公卫服务均等化
本报3 月2 日报道:日前,我省公示了 2016 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分配方案。记者获悉,今年我市将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省级补助资金共5467.68 万元,支持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的提高。省级补助资金将进一步保障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开展,满足城乡居民基本预防保健的需求。
点评:基本公共卫生实现均等化,实际上是为医疗卫生优质资源全面覆盖农村地区打基础。刚刚结束不久的市“两会”上,有市政协委员就提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是方便农民进城就医,而是让生活在农村地区的百姓在当地就可以把病看了,把一些最基本的预防保健需求解决掉,这其实是从人民的角度阐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意义。近年来,我市不断有一些坚持在农村行医数十年的“赤脚医生”涌现出来,他们的事迹尽管感人,却也说明在我市许多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还不合理,保障水平还不高。如今,中央和省加大了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资金保障力度,我市亟需用这些钱解决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看病近了,基本公卫服务基本上就均等化了。
本报3 月1 日报道:今年,我市城市执法管理机制将更趋合理。记者获悉,随着《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实施,我市将加快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步伐,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在年内实现市一级规监大队和城监大队的合并。
点评:城市管理必须要有法律保障,其中执法问题最为重要。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把严格执法和为人民服务相结合,给商贩留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也非常必要。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给城市市政管理,交通运行、人居环境、公共秩序维护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放大了城市执法体制不顺、职责边界不清、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方式简单、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是国内外城市管理发展的共同趋势。因此,我市应该顺应城市发展趋势,摒弃“一刀切” “简单化”的管理理念,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逐步形成现代城市治理体系。
栏目主持:黄冉
上一篇:给驾考社会化“松绑”
下一篇:讲好河源故事 传播好正能量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