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要回归本质
由本报主办的“2016 年河源青少年国学小知青”夏令营第一期活动圆满结束。几天的时间里,参与的小朋友们在龙川知青部落、佗城镇学习国学文化,体验知青农耕生活等,收获了难忘的精彩体验。(详见本报7月21日A4版)
一到暑假,不少家长就开始为孩子的暑假安排伤透脑筋。自己要上班,老人体力不够,漫长的暑假,不能让孩子整天 “宅”在家里,于是夏令营就受到了不少家长的青睐。没放假的时候,孩子们被圈养在校园里,学校活动范围小,视野受限,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一定影响。虽然假期里也开办有不少培训班,但是比起形式固定、缺乏自由的“充电”模式,夏令营就成了不错的另一种选择。
通过夏令营,拓展孩子们的知识视野,增强他们的生活能力,应该是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重视的实践课题。诚然,夏令营是一种体验,但更应该是一种锻炼式的体验,要和游玩、享受分开来。当前,不少夏令营利用“噱头”包装来吸引学生和家长,却无真正实质内容,既劳民伤财又对孩子成长无益。笔者认为,夏令营活动内容要针对孩子生理及心理特点来安排,要在体验的同时有所感悟和收获,才是夏令营的本质。
谢素婵
上一篇:让公交成为城市名片
下一篇:家乡的河塘,今能重游否?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