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改造要听民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区一批早期建成的住宅区开始凸显在硬件设施、物业管理等方面的不足,给居民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和困扰,不过,这样的问题将在今后两年逐步减少。据悉,我市将用两年时间,对市区范围内的90 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 2016 年首先改造50 个。(详见本报8 月1 日A2版)
现如今,每个城市想必都有几个拿得出手的公园广场,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光鲜的大道广场决定的,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才是更多市民的聚居栖息之所。老旧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硬件配套设施已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升级改造迫在眉睫。然而,改造老旧小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如果只是“穿衣戴帽”的形象工程,不仅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和生活,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笔者认为,老旧小区改造,“改”的是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造”的是政府在百姓心中的满意度。因此,在改造之前要多听民意,多从民生视角出发,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改造方案。老旧小区哪些问题最亟需求解,哪里最该旧貌换新颜,只有居民才最了解。
谢素婵
上一篇:一场温暖的“乌龙”
下一篇:书店的变迁:从卖书到卖气氛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