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期待“知识主播”成新网红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也能创造价值,简单来说,也能变现。当前,随着一些公众人物和知名机构入驻“问答收费”的软件,也正式让“知识付费”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随着这种“付费问答”模式的兴盛,这些软件就推出和衍生出了一批“知识主播”。有别于直播平台的“娱乐主播”, “知识主播”就是知识型的网红,他们的答案或“令人耳目一新”,或“内涵丰富”,开启了另一种“网红”的成名方式。

在网络时代大家的认知中,都认为知识是免费的,所有“知识”只需抽取几个“关键词”,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上搜索一下,你想要了解的内容立刻就能够出来。特别在现在信息爆炸的 “时代”,经过一轮轮的“免费”教育后,大家普遍都认为知识是廉价的,是不需要付费的。从好的方面来看,互联网的出现,让知识没有了门槛,只要能上网,你就能接收知识。可从另一方面来看,“免费”让各种各样的知识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更别说还有知识版权的问题。

4 月1 日,网络问答社区“知乎”推出首款付费看答案的产品“值乎”;5 月 15 日,“在行”推出了付费语音问答应用 “分答”,随着一些公众人物和知名机构入驻分答,让公众对其的关注热度居高不下,也正式叩开了“知识付费”的大门。“知识付费”是针对用户的问题,由 “懂行”的人来解答,虽答案五花八门,但都能很好地为用户解决问题,同时,这些“懂行”的人还很好地体现了自身价值。一时之间,这种“付费问答”逐渐兴盛起来。

有人愿意为优质的知识花钱,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消费行为。知识付费的出现以及兴盛也恰恰说明了知识本身是有价值的,是被消费者认可的,可以付费获得有点类似于人们想要掌握一样技能时,免费就相当于 “自学”,而“付费”就相当于报补习班、辅导班去学习。这也说明了人们付费习惯的养成。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时下有 73.9%的受访者会为了获得某一问题的答案而去付费。针对为何会尝试“网络付费问答”,有48.8%的受访者认为是出于好奇新鲜,其他还包括满足八卦心理(35.3%)、与名人对话很刺激(31.7%)等等。可见,明星型的“知识主播”,确实不乏其超越知识本身的个人魅力,也十分有助于宣传造势、拓展市场。从客观上来说,专家的个性化建议、明星个人的回答,都是网络上搜索不到的,这既满足了人们的咨询求知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八卦欲,让人们愿意花钱。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满足生存所需要的物质需求已经获得,而精神需求和知识需求更显迫切,越来越多人愿意在网上付费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从原本免费下载音乐,变成现在的收费下载;从免费看小说,变成现在的收费。付费获取精神需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在付费的环境下,是对知识的尊重,同时也会获得更好的服务。在“付费问答”中,法律类、房产类、教育类的知识达人最受欢迎。有人担心,这些明星型“知识主播”只是一时的风气,人们愿意去付费,不外乎是图个新鲜;而这些明星类的答问团队,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聚集人气,只是“昙花一现”。热闹过了,就会冷下来。

因此,为了让知识付费不会变成 “昙花一现”,不变成纯粹“看热闹”,最关键还在于培养这批新蹿红的“知识主播”。当这些“网红”、“达人”拥有真才实学,不是那些滥竽充数的南郭,或者是只会说几个八卦丑闻的大忽悠, “知识主播”这种“网红”才能持久发力。唯有如此,知识经济也罢,粉丝经济也罢,才可能走得久远,才能让更多知识答主,通过收费持续变现,彰显知识的价值。

刘 曦



相关热词搜索:新网 知识


上一篇:捐献骨髓救人,赞!
下一篇:“王炸”车牌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