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从光棍节到购物狂欢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即将到来,11·11 的四根“棍子”又要凑到一起了,购物车里囤积的宝贝又可以清空了,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每年的这一天,笔者都是在既兴奋又感伤的氛围中度过的,因为这一天不仅是“光棍节”也是购物狂欢节,身为孤独的单身狗,还要花钱买买买,怎能不感伤!
“光棍节”,节如其名,这个新鲜的节日本是专门为那些单身人士所设立的,而如今已衍生成网购时代最火爆的节日——“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本来是安静地吃着光棍节聚餐的日子,现在却成了电脑前疯狂下单的购物狂欢,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一天有了魔幻般的转变?
一
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而光棍节却是近几年才兴起的节日。没人能确切地说出是谁先想出了这个节日,但能够肯定的是它最早是在上世纪90 年代的大学生们当中流传开的。
笔者在查找有关光棍节的众多起源中,发现了一个被大家广为认可的说法。1993 年在南京大学有个男学生名叫木光昆,生日是11 月11 日,外号光棍。大四那年舍友陪他庆生,4 个单身男生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摆脱单身生活的孤独和乏味,其中一个开玩笑说11 月11 日恰好是四个1 组成的,就像4 个光棍,就将木光昆的生日11 月11 日定为“光棍节”吧。没想到,当时4 个男生的一句玩笑话,竟然在今天成了真,并且成为了国民热捧、风靡全国的节日。
大学里的单身男生众多,对光棍节这个说法深感认同,于是在这天为光棍们组织活动,慢慢地就变成了大学里的一项传统。光棍节也逐渐发展成一个与情人节相对的节日,一开始还只是单身男性的节日,后来单身女性也加入其中,大家把它当做一个和单身朋友聚餐玩乐的节日,也是一个在“催婚”压力中解脱的日子。
二
如果时光倒流回8 年前,2009 年的 11 月11 日,很多网民还只是安静的光棍们,和同为光棍的同学、朋友们吃着光棍节的聚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光棍节”这个节日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人气不断上升而变得异常火爆,以至于上演了疯狂拉动消费的传奇,带来了无穷的商机与活力,而这群安静的光棍们也成了这天战斗力满格的“剁手族”。
光棍节从和朋友们一起吃喝玩乐,到现在说起光棍节就让人想到网购,年轻人的节日怎么就走向商业化了呢?这说起来话长,但简单说原因就是阿里巴巴。 2009年的11月11日,阿里巴巴为做大淘宝品牌,第一次在这天举行了网购打折活动,当时天猫上也只有27家品牌参与了活动,但销售额却相当可观。其他电商在看到阿里巴巴2009 年的成功后决定效仿,比如京东2010年也在光棍节举行了促销活动。似乎在一夜之间,光棍节从阿里巴巴的天猫购物节变的有点像西方国家的网购星期一、黑色星期五。
2015 年天猫“双十一”销售额达到 912 亿元,7 年大增1800 倍。按照现在的势头,今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必会打破去年的纪录,而且,这个数字将来只会越来越大,看不到尽头。
三
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有成年单身男女近2 亿人。从单身贵族到现在的单身狗,单身青年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当“光棍节”与婚姻挂钩时,必然承载着强烈的情感寄望,并因此转化成消费欲望。单身男女们想以“光棍节”的名义去放纵、表现和证明自身的存在,宣泄心中的苦闷和焦虑。而商家便是利用这一点,鼓动这些单身男女通过疯狂购物来“释放解压”。
“买到就是赚到”、“错过这次,再等一年”……口号、折扣,很多人在降价促销的引诱下,不自觉地加入并成了购物者,连其他与光棍无关的部分人,也因此深受感染而被裹挟其间,“光棍节”成了名副其实的网购狂欢节。透过销售额的芝麻开花节节高,“双十一”消费的疯狂足见一斑。
而在狂欢之余,笔者还是想提醒消费者们,要保持理性消费,警惕商家的消费陷阱。以笔者的网购经验看,有些商品“看上去很美”,买到手却是“货不对板”,退换货让人心力交瘁,不要让 “光棍节”的购物狂欢变得太伤感。
谢素婵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