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需更多关爱
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残疾儿童是未成年人当中的特殊群体,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也需要采取特殊措施,近年来,市残联通过开展“康教结合”的综合性康复教育,为残疾儿童积极融入、平等参与社会奠定了基础。(详见本报11月17日A3版)
残疾儿童因其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缺陷,更是需要特别关爱和特殊照顾的弱势群体。数据显示,我国共有0 至14 岁残疾儿童约817 万,这个数字的背后,隐藏的是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困境,家庭经济和照顾者的困境。
当今,虽有不少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也有专门的特殊机构帮助残疾儿童,但面对一个数字庞大的群体,想要改变他们的命运,不仅需要政策的倾斜和帮扶,也需要更多人的关心和爱护。要帮助残疾儿童走出困境、健康成长,就要让他们回归社会,与正常孩子多交流,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而要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正确对待残疾儿童,了解如何与他们交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推动他们去跨越那些因为隔膜而产生的壁垒,健康地成长在蓝天下。
刘 曦
上一篇:深化医改突破利益藩篱
下一篇:向快递员道声“谢谢”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