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间河源举行首次集体树葬活动 21个家庭参加
本报讯 记者 谭兴孚 清明节临近,我市各地将迎来祭扫高峰,昨日,记者从市殡仪馆了解到,清明期间,该馆预计将有20 万人次前往祭扫,提醒市民最好拼车前来或尽量错峰拜祭。另外,今天市殡仪馆还将举行市区首次集体树葬活动,市区21个家庭参加。
据了解,此次集体树葬活动安排在源城区长乐公墓(市殡仪馆对面),进行安葬的骨灰不留坟头,不单独立碑,骨灰埋入地下后,全部种上绿草。报名参加此次树葬活动的市民李先生表示,“入土为安”这是多数人的观念,生态葬也是将骨灰埋入地下,而且节约了土地,这种殡葬方式可以接受。而且,此次集体树葬活动的骨灰盒也是采用可降解骨灰盒,让逝者可以回归自然,逝者名字不单独立碑,而是集中刻在一块大石碑上。源城区大力倡导节地生态安葬,将对参加此次活动的家庭进行补贴,每具骨灰盒补贴1200 元。
市殡仪馆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预计今年清明期间,该馆将有20 万人次前来祭扫,因为祭祀习俗等原因,从上周开始,前来扫墓的市民逐渐增多。为了应对今年祭扫高峰,市殡仪馆已提前做好准备,除了补充人力外,还完善祭奠场所的硬件设施,增加免费祭扫用具。而且,为了创造良好的祭扫环境,市殡仪馆今年专门开辟无烟拜祭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提倡鲜花拜祭,文明祭扫。该负责人表示,往年清明期间,许多拜祭者忘记携带骨灰寄存证,既影响工作人员的效率也耽搁了市民的时间。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出示骨灰寄存证,5 分钟左右就可办完相关手续,如果没有则要花费更多时间才能找到,提醒市民祭扫时记得带上寄存证,以免耽误拜祭时间。
上一篇:周末将迎清明出行高峰
下一篇:好消息!身份证可异地办理 省内居民无须两地跑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