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律动
前几年读书记住了一句:“喜柔桑于芳春,悲落叶于劲秋。”有感于古人感时而动,顺应自然的乐趣。昨日读今人解读《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句,其中“时” 字,作者解释颇详,大致意为生命有时,四季有时,生命的律动应该谙于时序。简单说,要顺应自然规律,违自然之律,强为之,不宜。在我看来,此言甚好。花开有季节,生命有节奏。一切都有其自然变化之律。
今之时,科技发达,孟子所谓“不违农时”似乎成了笑话。反季节水果、跨区域蔬菜比比皆是:北菜南运,西果东输,国际国内,互通有无,真是人间处处有鲜蔬,四季时时有佳果。这种便利,让四季在你面前消失了。一同消失的还有曾经的独一无二和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食物只是其中一个代表,至于照明、空调、网络等等似乎都在运用现代科技打造你的新生活。于是昼夜不分,因为灯光照耀了漫长的黑夜;于是寒暑不分,因为空调制造了你最喜欢的温度;于是四季不分,因为运输带来了你所需的一切。不得不惊叹于人类的科学创新,技术变革。但在享受这一切变革的同时,你是否还记得一朵花开的声音?
生命应该有自己的季节,人的生活也应该有自然的律动。一生应该有节奏,每一个阶段应该有每个阶段的主旋律。如春之萌动夏之绚烂秋之凋零冬之尘封。年少当勤于学业,十五不学,莫非意欲七十的时候秉烛夜读上老年人大学?纵然一生何时不可学,但是从生理来说总有个最好的时节。错过了这个季节,就不是这个味道了。就好比果蔬,到了季节,自然飘香,而若非要反季节,可能口味不佳,也可能泛滥无趣。生命自身的律动不能忽视,古人为了农耕,总结了二十四节气。俗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依稀记得家乡亲人一到“ 芒种”就准备收割小麦的工具。因为到了“ 芒种”,家乡的麦田就泛黄了,一种被亲切称为“算黄算割”的鸟雀就飞来了,于是起镰,于是堆麦垛,于是老少爷们又迎来一个齐上阵的夏忙季节。
如今回首,多少个生命里的“芒种” 就这样度过?一代又一代,生命律动,生命繁衍,自然更替。
曾经作文里反复畅想的21 世纪来了,机器代替了人力,农忙前的庙会、集市也只成了平日里商业的点缀和增彩。曾经农忙的器具诸如镰刀、磨刀石、草帽、竹扫帚也基本没有了市场。一到“芒种”,只有机器轰鸣,巨大的收割机快速地吞食着大片金灿灿的麦地。曾经丰腴的乡村,曾经堆起来高耸的麦堆,还有打麦场的欢声笑语也成了历史里风干了的昨天。
连同卖场消失的还有古老的村庄。年青的多半进了城,寻找新的乐趣,还有谁曾惦记往昔的时光?自制的陀螺、弹弓、捉知了的套索,那些儿时的乐趣,就这样在历史的律动中风干了,湮灭了,消散了她的芬芳,成了一缕冉冉上升的青烟,缓缓地从我的生命飘过。
逝者如斯,往者不可谏。如今机器工业成了主流,我们生命中也会有新的律动。爷爷可能摆弄不了智能手机,但对于丁点大的孙子, 智能手机也许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探险对象。今年春晚整体划一的机器人方阵,还有许许多多的新玩意,新科技产品在幼小的他们面前,就是新的律动,新的生机。可是我们真的不需要聆听一朵花开的声音吗?
科技在进步,但生命应该有自然的律动,我们不能错过这样的律动,比如聆听一朵花开的声音。
杨 钊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