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我母亲是个传统妇女,所有的心思都在家里,任劳任怨,勤俭节约,从没听母亲说过一声苦,却常常看见母亲微笑的表情。
小时候,总以为外出工作而少见面的父亲是全家的依仗。每逢周末,我们姐弟仨人便跑到街道翘首以盼,当父亲骑单车的身影出现在我们视线,手里还拎着些解馋的食品时,那是我们小孩欢呼雀跃的时刻,而母亲总是站在我们的身后,看着我们,微笑着。
记得一天深夜,十岁的弟弟发高烧,母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想尽了办法给弟弟降温,可仍高烧不退,比弟弟年长两岁的我也只能在旁边搭个手,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眼里闪着泪光时,我就想,父亲怎么总不在家?最后,母亲用她柔弱的身躯毅然背起健壮的弟弟在漆黑如墨的夜里奔向医疗站。从那以后,我开始明白,如果没有母亲的操劳,我们哪能吃得上香喷喷的饭菜,我们哪能无忧地嬉戏在外,我们哪能懂得如何待人接物。许多时候,我们会仰视父亲的高大威武,会崇拜父亲的一言九鼎,会叹服父亲对大事拿捏有度的魄力,却往往忽略了母亲那柔弱的身躯所承受的担当,忽略了母亲把持的家务其实是一摊子“箩疏” 与“米碎”的事,而生活正是由这千丝万缕的琐碎组成的。原来,母亲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那个人,是默默奉献、默默站在我们身后的那个人。
我的母亲不但擅长操持家事,而且待人宽厚仁慈。特别是在处理邻里关系方面,母亲自有她的思想态度。记得那时我家楼下新住进一家人,一栋楼好几户人,进进出出一个多月,彼此之间也只是微笑点头,连寒暄都省了。母亲终于忍不住了,不断在我们面前念叨:这样可不好,哪像邻居呀?一个周末,母亲特地差使我:“家里没有姜了,又急着要用,你去楼下问那个阿姨借几块姜,记得要有礼貌。”我听了母亲的话就咚咚地下楼去,敲开楼下的门,阿姨疑惑地问我: “小朋友,有什么事呀?”我说:“阿姨,我妈妈让我来向您借几块姜。”阿姨很温和地说: “你等着,我去拿给你。”然后我就兴高采烈地捧着几块姜跑回家交给母亲。吃饭的时候,我发现家里的菜根本没放姜,我很是不解,问母亲,母亲微笑着说:“大家虽是邻居,可都不愿主动串门走动一下,真的想老死不相往来呀?都说一回生二回熟,这一回我们向阿姨借了姜,下一回我们去她家还姜,这一来二往的就熟了。”听了母亲的话,我好似懂得了其中的道理。过了几天,当母亲叫我跟她一起将几块姜送还给楼下的阿姨时,我心神领会地跟随在她后面。阿姨一打开门,我母亲立马热情地说:“谢谢你这么好心借我们东西,大家都是邻居,有空上我们家坐坐啊。”阿姨也笑容满面地说:“好好好,楼上楼下的,多走动走动,彼此之间有个照应。” 从此以后,我们一家跟楼下一家相处得非常融洽。这件事,母亲带给我的启发真是胜读三年书。我的母亲,既是我思想的启蒙者,又是我人生旅途的指引者。
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勤劳善良的母亲永远是我心中一道不落的彩虹。
曾咏梅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