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家里的“红军大刀”
1929 年,时年16 岁的林镜秋上江西谋生,参加红军,后接受红军的派遣,与林其文、林亚倍等外岀为红军购买武器弹药,1931 年4 月,因联络点被敌人破坏,他与红军失去联系,决定回家乡筹办武器。当时,为防范敌人,他从江西带回一把大砍刀,回到家乡后,千方百计与东江党组织接上关系。受东江党组织的安排,林镜秋在家乡进行秘密工作,“七七事变” 后,他回了家乡,一面教书,一面从事革命工作,后来与张觉青、黄惊白、曾镜湖等密切合作,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将古寨各村的抗日自卫队组织起来,并任古寨人民抗日自卫大队副队长。1940 年受聘为四联中学教师,为和东地区革命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期间,与林寨籍四联中学工友陈日升相处得情同兄弟,林镜秋适时为陈日升灌输革命思想,使陈日升趋于革命事业。后来林镜秋奔赴抗敌前线,陈日升留在四联中学工作。
1946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东江纵队北撤至山东烟台,党派林镜秋留驻九连山区打游击。1946 年7 月,陈日升接受林镜秋的召唤,参加林镜秋的队伍。一到队伍,林镜秋异常高兴,老朋友相逢自不必说,他见陈日升这么高大彪悍,因当时部队枪支不足,特意将他从江西带回的红军大砍刀,送给了陈日升,林镜秋鼓励陈日升在战场上缴敌人的枪。1948 年农历七月十四农事节,部队从东水莫丰顺路经过林寨,陈日升向领导请假,乘夜色回家看望祖母和母亲。
1948年9月,陈日升在龙川黄石,与黄道仁县警队和联防队遭遇战斗,当时战斗十分激烈,在撤岀战斗中,陈日升为保护战友,不幸被敌击中胸膛,英勇牺牲。后来,林镜秋闻讯后,十分悲痛,曾以日升名字写了一副挽联:“日月含悲,桂子香时人已逝;升天成仙,菊花开后壮志酬。痛悼战友陈日升同志”,表达了对战友的无限哀思。
全国解放后,陈日升家属享受“光荣烈属”待遇,林镜秋曾到林寨镇下镇村德星第看望过陈日升的母亲谢辉老人,表达了对逝去的战友崇高的敬意。政府为陈日升家属颁发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签名的“革命烈士证”。陈日升家人为缅怀烈士,视留在家中的钢刀如珍宝,用红布包裹“红军大砍刀”,每逢过年团圆之日,都会拿岀钢刀,怀念先灵,以期让烈士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林镜秋,别名剑秋,字大林,号九连山人。 1914 年生,广东省和平县人。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与在嶂下教书的肖逸臣、水西村的陈兰台、梅华村的林连佑等)建立青年同志会,办夜校,积极进行抗日活动,对青年男女进行形势教育,发动青年参加抗日自卫队。
■陈仰天
上一篇:【河源】阿妹系列动漫公益广告·讲家训
下一篇:紫金铁哥陈岸南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