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119件提案全部办复完毕
日前,记者从市政协获悉,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以来,政协委员紧紧围绕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共提出 155 件提案,立案119 件,内容主要涉及财政经济、城建环保、交通运输、农村农业、科教文卫、公安政法等57 个承办单位、32个主办单位。
通过各方努力,截至2015 年10 月底,市政协立案的119 件提案全部办复完毕,绝大多数委员对承办单位的答复意见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从提案办理情况看,已经解决或采纳的有43 件,列入计划拟解决或拟采纳的有69 件,剩下的7 件前瞻性较强、短期内不具备条件采纳落实的提案,承办单位也向提案者说明了情况。
关键词:电商
助电商企业获千万扶持资金
近几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居民的消费方式与需求发生巨变,网购业已颠覆传统的商业发展模式。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从我市的发展情况看,电子商务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电子商务企业少,商品流通不发达,物流配送服务落后,大型专业市场少,网上购物配套落后,我市许多优质产品也难以通过电子商务服务行业销往外地,优质产品也难以进来。因此,政协委员邱寿强、侯少伟、梁桂华、黄经胜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提案》,建议市委市政府制定相关专项规划,帮促我市电子商务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同时,大力扶持公共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引进电子商务大型企业,重点引导发展电商最前沿的O2O模式,成立电商特色县区。
在接到该提案后,市委、市政府花费了数个月时间对全市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并结合实际制订出三年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落实了责任主体,安排了资金计划。据悉,从今年起的连续3 年,我市每年将统筹安排至少 3000 万元,用于加快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平台、普及和深化电子商务应用、完善电子商务发展支撑要素体系、强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接下来,我市还将加强电商人才培训,促进电子商务企业全面发展,并借助大型电商平台,提升我市电子商务整体水平,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2015年,我市县乡公路状况大有改善。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关键词:交通
让农村公路更好走
2014年,全市共有农村公路14054公里,其中县道1038 公里、乡道8222 公里、村道4794公里。随着新一轮路网的调整,县道增加1000 公里,乡村道增加2500 公里。虽然我市已建成的农村水泥公路里程位居全省前列,但我市农村公路尤其是县道等级低、路况差、抗灾能力低,安保设施简单不标准,大部分农村上等级公路不便捷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市政协提案法制委员会和政协委员赖弥平提出《关于打好交通建设大会战,提升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水平的提案》,建议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程市级财政投资力度,完善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推行“养人”与“养路”经费分离。
为扭转我市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我市一直想方设法通过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去年市财政安排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增至500万元。另外,去年市财政还安排大环市路建设配套资金1293.48 万元、安排“十二五”国省干线公路迎国检项目建设配套资金5000万元。同时,我市还结合市政府实施十件实事的目标要求,加快完成了县乡公路改造、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化改造任务。接下来,我市还将推动农村公路向“建养并重、均衡发展”转变,加快新农村建设。
我市的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实用人才。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关键词:教育
让中职生毕业不“失业”
近年来,我市的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实用人才,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仍面临管理分散、区域发展不均衡、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校企合作不畅等问题。因此,政协委员王方、袁光华和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一起提出《关于大力发展我市职业教育的提案》,建议强化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科学,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做大做强重点专业。
为推动我市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市职业院校先后与10 多家大型企业举办专职技术班,今年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签近7000 人,占毕业生总数85%,鼓励更多中职毕业生在当地就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制定高级能人才薪酬标准和津贴,中职院校对骨干专业、特色专业、精品专业进行资金扶持,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关键词:饮水安全
避免饮用水的二次污染
随着建设步伐加快,市区高层建筑的生活供水一般采用的是二次供水办法。经调查了解,市区生活用水的二次供水主要存在没有按时保洁消毒、设施陈旧缺乏日常维护、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加强对市区二次供水管理的提案》,建议明确日常管理责任单位,定期进行消毒保洁管理,加强检查落实监管,加强设施建设和维护,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和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市城管局等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行政管理工作,为市民生活饮用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对此,在去年4 月,市城管局组织人员对市区二次供水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经调查,目前市区共有二次供水设施的单位及居民住宅小区249 家(有些单位已改直饮水),其中新市区有二次供水设施的单位及居民住宅小区205 家,老城片区40 家,宝源片区4家。同时,为规范二次供水管理模式,我市形成了《河源市城镇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办法》、《河源市城镇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系统工程技术实施细则》的初步文稿。下一步,我市将逐步建立起“权责明晰,管理专业,监管到位”的河源市区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新格局,保证二次供水设施设计的合理化、日常维护的规范化,避免饮用水的二次污染。
《社情民意》反映群众心声
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履职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环节,“党政所需,群众所盼”则是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5 年,市政协共编发《社情民意》24期,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和诉求,部分意见建议已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5 年9 月18 日,市政协第189 期《社情民意》中,向市政府提出了提高我市市直高中生均公用经费的建议。市政协常委王经纬在建议中提到,2015 年全省统一取消了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致使市直的2 所中学河源中学、田家炳实验中学非税收入减少180 万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经费运转。目前市直高中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与我市公办中职学校相比有较大差距,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相比也仅高出90 元,但这两所学校实际的水费、电费等公用经费已远高于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制学校。王经纬在建议中表示,希望市政府提高市直高中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生均公用经费拨款,由原来每年140 元提高到500 元,使之基本达到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水平,以解决市直高中学校经费紧张问题。市政协的建议得到了市政府高度重视,在政协的努力下,从明年起,上述2所学校的部分生均经费将从580 元提高至940元。
本报记者 刘曦
上一篇:河源春节民俗闹春精彩纷呈
下一篇:去年河源发生的这些变化你满意吗?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