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河源发生的这些变化你满意吗?
市区交通信号灯增设读秒功能。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交通信号灯有了读秒功能,不仅可以规范行人过马路行为,也能避免不少交通事故发生,保障我们的出行安全。”每天要经过十字路口去上班的陈先生对市区交通信号灯新增的读秒功能称赞不已,这是河源市人大常委会重视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市政府及承办单位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综合治理、提升交通和管理水平的建议》,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又一件实事。
据悉,去年召开的河源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建议120 件,其中交由政府系统办理116 件,党委部门办理4 件。各承办单位通过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任务。从办理结果看,在 120 件建议中,代表建议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31 件,占26%,比上一年提高5 个百分点;正在解决的49 件,占40%,比上一年提高4 个百分点;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20 件,占17%;因条件所限或其他原因无法解决、所提建议留作参考的20 件,占17%。从代表对120 件建议办理工作的反馈意见看,表示“满意” 的82 件,占68%;表示“基本满意”的38 件,占32%;没有“不满意”件。
关键词:道路交通
61个路口交通信号灯添读秒功能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车辆的日益增多,我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公用停车位严重不足,部分路段、路口的交通设置不够合理,有些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相位和配时也不够合理等问题凸显,造成道路交通拥堵,交通违法事件时有发生,给司机和行人带来不少的安全隐患。
在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李燕等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综合治理、提升交通和管理水平的建议》,建议市区交通信号灯增设读秒功能,乡村道路设置交通指示牌,建设校车行驶路线标识标牌等安全设施,加强人行盲道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市区交通综合整治。
道路交通是事关群众出行的民生大事,为解决这一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市公安部门牵头加强市区交通综合整治,部署警力及时指挥疏导交通,严查严处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去年全市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04351宗;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除配合住建、城管部门完成大同南路、新港路、文昌南路、东江西路等路段、路口建设和改造外,还对市区35 个路口模糊的停止线、人行横道进行重新施划,在多条道路、多间学校路段安装各类交通标志80 多个,并对市区部分人行盲道进行了改造。
同时,还加快了市区交通信号灯增设读秒功能改造。目前,市区总共有103 个路口设置了交通信号灯,其中有61 个路口具有读秒功能。通过逐步推进,两年内将全部改造完毕。
去年,市区(含江东新区)开展泥头车联合整治行动,对建筑余泥污染路面违规行为发出责令整改清理通知书,有效遏制了市区路面扬尘严重的情况发生。(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关键词:车辆整治
4个月专项整治超限超载及洒落问题
货车超限超载是道路运输的“顽疾”,货物洒落造成的扬尘也是空气污染的一大 “顽疾”。为根治这些“顽疾”,在去年的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李燕等4位市人大代表提出《关于专项整治车辆超限超载及洒落问题的建议》,建议加强对公路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整治,严查沙石洒落等现象。
为办理好这一重点建议,市交通、公安、城管、住建、公路等承办单位联合印发了《河源市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超载及货物洒落行为整治工作方案》,并在去年4-8月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专项整治。据统计,专项整治期间,全市共出动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13457 人次、交警执法人员11031 人次、城管执法人员3601 人次,检查货运车辆22705 辆、查扣车辆1609 辆,罚款 300 多万元,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明显,车辆超限超载及洒落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居民供水
全市各乡镇都已建成自来水厂
随着我市乡镇规模的不断增大、圩镇居民日用水量大幅增加,前期的乡镇供水工程设施已难以适应现在的用水需求,加上资金短缺,导致大多乡镇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净化处理设施落后,水质不稳,居民的用水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因此,黄南均等6位市人大代表在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大投入改善乡镇居民用水、保障饮水安全的建议》。
为办理好这一建议,市县(区)镇政府三级政府想方设法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筹集资金,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圩镇供水设施。据悉,目前,我市各个乡镇都已经建成自来水厂。在办理建议过程中,主办单位市水务局还善于活用政策,变通方式解决问题,结合当前水利系统针对农村居民实施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在规划过程中,想方设法将乡镇供水纳入规划建设范围,通过改造供水工程的升级改造、扩容、扩网等形式,解决乡镇周边的农村供水问题,并取得了较好实效。此外,市财政局还拨付210 万元的水利建设资金,帮助6 个供水问题突出的圩镇完善供水设施,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关键词:营养早餐
成立膳食委员会抽查中小学生营养早餐
早餐对于正在成长发育的中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当前,市区有很大部分的中小学学生在学校吃早餐,但由于餐费标准低,反映在早餐品种的供应上,也普遍质量偏低,无法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有些家长为让孩子吃好点的早餐,只能自己早起给孩子做早餐,来不及时也只能在路边摊买早餐。但长久如此,终究不是解决早餐质量偏低的办法。
在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潘建斌提出《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中小学生营养早餐管理的建议》,建议制定《河源市中小学营养餐管理规范》,明确中小学营养餐的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管理要求及责任与监督,同时,通过征求意见,采取“政府补一点,家长凑一点”的方式,适当提高餐费标准,推广中小学营养餐,解决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现象。
作为建议的主办单位,市教育局联合市发改局、市食药监局根据代表反映的问题,制定了中小学生营养早餐管理工作的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表,并在去年首先对市直5 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市一中、市二中、市一小、市二小、市三小)进行了整改。这5 所学校通过转变经营方式,由过去的私人老板承包经营改为学校保本经营,并成立由市教育局勤工办、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的膳食委员会,不定期、“不打招呼”地对中小学生营养早餐进行抽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另外,在适度提升早餐价格方面,市教育局已会同市发改局对市区中小学生早餐成本进行全面核算,并对早餐价格进行测算,提价标准报市政府核准后执行。
结语
2015 年,市人大常委会采取工作座谈、书面通报、“面对面”和“回头看” 等督办形式,加大跟踪督办力度,努力推进代表建议反映问题的解决。在办理代表建议时,市政府及各承办部门认真落实办理责任和措施,对代表建议反映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与代表沟通,努力使建议办理更加务实有效,切实推动了一批民生问题得到解决。2016 年2 月24 日,市人大代表将带着自己的建议陆续前来报到,今年他们将关注什么内容,推动哪些民生实事加快落实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此外,今年本报将继续开设“我为两会捎句话”栏目,你有哪些事情希望引起重视,有哪些话要对“两会”说,均可在本报新浪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河源民生论坛以回复跟帖等形式,向我们表达自己对所关注事情的建议。
本报记者 谢素婵
上一篇:河源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119件提案全部办复完毕
下一篇:以公正托起金色的天平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