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生命中无法言喻的痛楚
他,曾是百万资产的老板,因为沾染毒品,毁于一旦;他曾经也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有着幸福的家庭,因为毒品,家庭破碎,工作没了;她们也曾经憧憬美好的未来,描绘灿烂的生活,可因为毒品,她们的梦破灭了……
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昨日,记者走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跟这里的学员面对面,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惨痛的教训,希望能给仍陷入毒品泥潭无法自拔的其他人以警醒。
我市通过不同形式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提高大家防毒意识
人生没有如果
如果不是跟着这些人,我就不会沾染毒品,如果没有沾染毒品,我就会好好工作,如果没有沾染毒品,我就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因为交友不慎沾染了毒品,工作没了,家庭破碎了,面对的是两年的戒毒生涯。说起自己的吸毒史,来自龙川的阿林(化名)痛心疾首。
阿林的人生有着同龄人羡慕的人生三步曲,从学校毕业了顺利进入龙川县城事业单位工作,结婚,为人父,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2006 年夏天,他调到了市区工作。
来到市区工作的阿林认识的朋友多了,因工作的需要交际圈也越来越广,闲暇之余阿林跟着朋友到酒吧、KTV 里喝酒唱歌。酒是越喝越多,醉酒是常事。有一回,正当阿林醉得难受时,一个朋友告诉他,让他尝一下这东西,可以醒酒。因为醉得难受,阿林没有想得太多便有了第一次的尝试。有了第一回的尝试,阿林便陷进了“毒窝”,无法自拨;以前都是朋友找他,后来是自己主动找朋友。
直到有一天,他的朋友知道阿林上瘾后,直言不讳地说,这东西很贵的,不可能每次都免费,以后需要就得掏钱了。谈到钱,阿林每月的工资只有3000多元,每隔三几天就要满足一次发作的毒瘾,工资远远满足不了他的需求。工资没了,就伸手向家人里要,编出不同的理由啃老。慢慢地家里人也有所发觉,再也不给他钱,和家人的关系也闹僵了。
毒就像魔鬼,将他越拉越远。为满足毒瘾,他办理了信用卡透支,一次次的透支就像透支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窟窿越来越大,钱还不上,银行来追债。期间,阿林也醒悟过,独自戒过几次毒,但每次都坚持不久。
毒品的折磨改变了他的性格,上班没心,动不动就对家人发脾气。2015年7 月,他主动提出辞职,过起了漫无目标的生活。看到阿林的样子,气不过的妻子跟他离了婚,留下一个12 岁的女儿。看着阿林越陷越深,家人几次都想主动送他去戒毒,但都因骨肉情深下不了决心。直到去年8月,阿林在一次聚众吸毒时被公安机关抓获,被处强制戒毒两年。
采访中,阿林说,进了戒毒所,他心里也踏实了:几年来,老爸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他那些所谓的朋友,其实就是贩毒分子,此前的免费就是钓鱼,让我成为瘾君子。庆幸的是他的家人没有抛弃他。
今年6 月,所里举行集体生日活动,在他进所的第10个月才见到她女儿。没想到,女儿得知父亲的事后没有嫌弃他,而是给他鼓励和安慰;告诉他会听爷爷奶奶的话,好好读书,等他出来带她去旅游。
听着女儿的话,一向坚强的阿林泪流满面,抱着女儿痛哭地说,爸爸改,一定改,不再让你们担心、牵挂。
人生没有如果,世上没有后悔药。他奉劝年轻的朋友,慎重交友,毒品是恶魔,比恶魔还毒,远离吧!
在家人的溺爱中迷失了自我
我是幸福的,亲人是快乐的。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我是家里人的宝贝。一切的改变是在 2014年,那年才14岁的阿伟已经有了“索K”的经历,他从家人眼中的宝贝变成了毒魔。
今年17 岁的阿伟有两年的吸毒史,谈起他的第一次,他认为都是因为好奇心害了自己;此外,家人的放纵和宠爱使他任性,过早地闯荡在成年人的圈里,使他迷失了方向。
家不算富裕,父母都是打工之辈,而阿伟是幸福的,对他提出来的要求,父母宁可自己过苦日子也会满足他。家人的宠爱使阿伟更放纵,在学校里吊儿郎当,无心上学,初中二年级便辍学,跟着一个表哥混迹在KTV、酒吧里,形影不离。
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哥就是一个粉友,在酒吧里看着表哥那纸醉金迷的生活,阿伟很是羡慕。好奇是年幼的体现,阿伟看着那些人的样子,怀着好奇心也想自己试一口。在一帮哥们的鼓励下,在酒精的剌激下,阿伟有了第一次“索K”的经历。从那刻起,毒魔就已伸出锋利的魔爪牢牢地拴住了他的灵魂,经常泡在酒吧,跟粉友们混在一起,没钱就伸手向家人要。
不久后,粉友圈里有人“溜冰”,邀阿伟也试试,称索K 已经过时了。第一次的免费 “溜冰”,让阿伟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兴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接下来的阿伟每隔三五天就要吸一次,满足自己的毒瘾,每次都要一两百元钱。
慢慢地,家人有所察觉,赶紧带他去医院检查。一查,尿检呈阳性。
得知阿伟染毒后,母亲的心情像掉进冰窟窿。为了挽救他,尽早戒除毒瘾,家里人先后两次送他到上城医院接受戒毒,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回家后没几天又复吸了。
家人的失望,阿伟更是放纵自己,直到去年12月1日,在一次聚众吸毒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当时,他才15岁。本来,他还不符合强制收戒的条件,希望通过社区戒毒。这一次,家人没有放纵他,而是强烈要求强制戒毒。
从家里的宠儿沦落为“粉儿”,17 岁花一样的年华,却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污点。他也告诫自己同龄人,人生没有回头路,希望自己早日能醒悟,远离毒品,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同时,希望父母在关爱自己的子女时,更多的关心孩子的心灵健康,不能仅仅从物质上满足他们,爱他别宠他,不要让他们走错路,一失足成千古恨。
百万资产老板的坠落
“如果我没有染上毒品,或许我已经是资产过千万的老板。是毒品,吸光了我所有的资本,吸光了我的灵魂,使我从一个拥有百万资产的老板坠落成瘾君子,成为穷光蛋。毒太毒了,朋友,千万莫沾染。”
阿光(化名)在同学的心目中,是幸运的。一踏出校门,就接手母亲在深圳经营的电子产品公司。为了培养儿子的生意技能,积累社会经验,2010 年开始便接手在深圳的公司。聪明能干的阿光很快便上手了,把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经济收入稳步增长。
都说生意场上是个大染缸,五颜六色。刚踏入社会的阿光跟着生意上的伙伴出入酒吧、KTV 应酬。慢慢地阿光发现,他的这些生意伙伴都有一个不良的爱好—— 吸毒。起初,阿光只是看着他们玩,不管朋友怎么起哄,他始终保持着警惕,甚至对这些吸毒的生意伙伴有些讨厌;为了生意每一次他都陪着;然而,不是每一次都那么幸运。5 年过去了,阿光依然清楚地记得那是一次应酬后喝高了。在朋友的劝说下,说吸一口可以醒酒、抗疲劳。那一次,酒精的剌激让他防线崩溃,自信地认为毒品没有那么可怕,吸一次无所谓。
一次,就这一次,阿光便被毒品绑架,看着朋友吸食毒品不再厌恶,更是和他们混在一起,寻找毒品的剌激。慢慢地,公司的事阿光也懒得理,交给员工去办,香港的业务也懒得去跑,慢慢地业务没了。很快,公司出现资金问题,发出去的货没有资金回笼,都被阿光耗在毒品里。公司的状况很快引起家人的警觉,发现了阿光吸毒后,家人表示,宁可公司不要了也不能让阿光呆在深圳,硬是把他拉回河源,深圳公司也由此倒闭。
说起自己的5 年,阿光是后悔不已,一个生意正红火的公司就这样被他吸光,家人辛苦打拼下来的资产就这样败在他手上。当初回河源他是一万个不情愿,因为,他的心灵、身躯已被毒品所绑架,无法自拔。回到河源不久,2015 年7 月,阿光在一次吸毒时被公安机关抓获,被处强制戒毒两年。
进所之初,他的心理是抗拒的。一年后的今天,他的心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这一年没有白来,在戒毒所里思考着他的人生,远离毒瘾的折磨。为此,他告诫朋友,毒品沾不得,一沾毁一生。同时,他也想向家人说声对不起,他一定改过自新,不会让大家失望。
无法言喻的痛
“父亲是个铁汉子,从来没看过他流泪,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到他眼眶红了”。谈起自己的吸毒史,来自浙江温州的90 后女生小蓓(化名)留下了悔恨的泪水。小蓓吸食K 粉已有8 年。2014 年8 月,她途经河源被检测吸食了毒品,被处两年强制戒毒。
从小,她生活在小康之家,倍受家人的宠爱。读高一时,慢慢地发现自己对学习不感兴趣,那年她才18 岁。在父亲的帮助下,她经营了一家服装店。也就这一年,她接触了让她万劫不复的毒品。生意刚起步,创业的压力与日俱增,想要解压的感觉很强烈,朋友就给她推荐了K 粉。第一次在酒吧吸毒后,那种兴奋的感觉让她无法忘怀,此后,便陷入一次又一次的恶性循环。
受家人的影响,小蓓很有做生意天赋,服装店每月有两万多的收入。就在她20岁那一年,父母离婚,家庭的变故给她心灵蒙上了阴影,因吸食毒品人变得懒惰,服装店经营不善,她更加依赖毒品,无法自拔。
来到戒毒所,回忆起自己8 年来的吸毒经历,真的很痛恨自己,钱没了,身体垮了,青春浪费了,一次又一次的漠视爸妈期盼的眼神,让他们在亲戚朋友中抬不起头做人,失去的实在太多太多。
采访中,她悔恨地说,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时光可以重来,一定不会再让毒品毁了青春里最美好的年华。她也奉劝仍陷在毒品泥潭的人,尽早迷途知返,远离毒品,做一个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好奇害死“猫”
小洁(化名)今年17 岁,外表似乎和同龄人没有多大差别,未经梳理的短发,害羞的表情,腼腆得让人无法想象这是一位有半年多吸毒史的女孩,如果呆在学校的话,她应该才读高一。
她的“第一口”是在朋友的怂恿下开始的。当时,父母都在忙着工作顾不了她。那时,在同学的“掩护”下,初三开始逃学,在外肆无忌惮的玩耍。她的第一次吸毒就在朋友的房间里,有人递给她一包白色粉末,劝她吸吸看,有飘的感觉,还有减肥效果……多次劝说之后,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她决定试一次。自此以后,她就上瘾了,不吸不舒服,每天都要吸上一两口。
为了筹毒资,在酒吧里干过卖酒,客人的眼光让人很不好受,可为了毒品,她抛弃尊严,在迪厅兼职做酒吧宝贝。
纸总是包不住火。母亲在收拾房间时发现了她藏的****,家人才恍然惊醒,知道女儿吸毒了。可不管是爸爸的责骂,母亲的哭泣,被毒品折磨的她已难回头,陷入毒品的泥沼中。
“姐姐,不要和妈妈吵了”。这是10 岁的弟弟和她说的话。吸毒前,姐弟的感情十分深厚,觉得自己就是弟弟明灯,很想成为弟弟 “榜样的力量”,可如今却染上毒品,谈何榜样?小洁对家人的愧疚感与日俱增。
她也曾经悔恨过毒品,欲远离,自戒成功 3 个月,但心瘾和身体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戒毒又一次失败,任由自己堕入毒品深渊。就在今年初,母亲再也不忍看到女儿继续堕落,向公安机关举报,将正在家中吸毒的小洁送去强制戒毒。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在戒毒所的3 个月里,她从开始不解父母的“举报行为”到后来演化成浓浓的感激之情,感谢父母又再一次给予她重生的机会。她告诫广大青少年,趁还年轻,趁人生还有机会,及早回头,不因好奇误终生。
本报记者 刁城邦 见习记者 林晓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