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见绿 出门进园 "创园"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
新丰江公园
“道路宽了,绿地增了,公园也多了起来,我们河源变得越来越美丽啦。”提起近几年的城市变化,有不少市民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这是创园给我们老百姓带来的实惠啊。”市民吴小姐的话道出了所有市民的心声。
自2007 年河源市成功获得广东省园林城市称号后,市委市政府随即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并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写进市委全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由此不断加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力度。特别是2012 年以来,不断增加投入,全面推进创园工作。目前正值创园冲刺阶段,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张文为组长、市长彭建文为执行组长的创园领导小组,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进一步强化责任,各部门各司其责,协调联动,务实工作,打造了全新的“公园城市”面貌。
九重门公园
“创园”带来绿色实惠
每天早上,家住沿江路的居民李姨总会带着3 岁的孙子,到附近的文化广场走走。“走出家门就有一个这么大的公园,我觉得很幸福。”李姨开心地对记者说,每天清晨,迎着朝阳,到公园里散步、锻炼身体,呼吸清新的空气,心情变得格外的舒畅。
“大公园小公园多了起来,我们休闲有了好去处,生活环境也变得更好了。”生活在市区的市民对于这一点感同身受。前日上午7点,记者走进客家文化公园,看到有不少市民在这里休闲,他们或散步、或起舞 ……一派欢乐和谐的景象。正在散步的市民黄伯告诉记者,自从退休后,他就从龙川来到市区居住,至今已经有七八年时间了,看着河源这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道路宽了,花草树木增加了不少,公园也多了起来。”黄伯说,每天早上、晚上,他都会从永福路的家中步行到客家文化公园,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或散步、或在公园里和朋友聊聊天。黄伯说,客家文化公园是一个让他退休的生活变得更多姿多彩的地方。
每天到新丰江公园散步是家住大同路的市民李先生固定的休闲项目。“这里的绿化、美化很到位,每天都有很多市民来这里休闲纳凉,优美的环境让置身其中的人们流连忘返。”李先生说,创园是一件好事,通过“创园”,城市面貌又进一步改善,住在这样的一个城市里觉得很幸福。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先后兴建了客家文化公园、红星公园、新丰江公园、全民健身广场、儿童公园、东江湾公园,并对九重门等公园进行了提升改造。在这些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市城管局在挑选植物、品种搭配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千方百计提高植物成活率,确保草木长得翠绿、花朵开得艳丽,让一树一花成一景,让我们的家园城市一年四季都有绿色、有花朵、有看头。
通过创园打造宜居环境
“创园绝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块牌子,而是要通过创园打造宜居环境,让老百姓共享‘创园’带来的成果,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这是我市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中一直坚守的理念。据了解,自我市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来,着力推进绿化项目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如今,生活在槎城,开门见绿、起步闻香,市民可以尽情享受着“绿色”实惠。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体现“园中建城、城中建园、人在园中”的理念,《河源市公园城市专项规划》还对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带状公园、街头绿地等各类公园绿地进行了系统规划,形成了空间布局均衡、规模合理的绿色城市生态体系,以期达到“250 米见绿,500 米见园”的目标。首先,我市加强小游园建设,把公园建在家门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采取见缝插绿、绿化社区,高水平建设了幸福小区、新江健身公园、火车站广场等小游园。同时,加快中心城区的公园建设,实现“城中建园”的理念。以位于中心城区腹地的客家公园为原点,高质量建成了全民健身广场等25 个综合性公园。此外,还加快环城生态绿地的景观景区提升建设,高质量建成了笔架山公园、七寨湖公园、梧桐山公园等8 个景区公园,实现了“园中建城”的理念,让市民深切感受到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创园”带来的好处。
公园看点
客家文化公园
客家文化公园
客家文化公园位于河源中心城区,规划建设面积148 万平方米,是一个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的主题公园,也是河源市建设海绵城市示范点之一。该公园于2011 年11 月开工建设,已建成公园一期、二期共计35 万平方米景观,以及50 万平方米的“公德林”绿化种植,已投资8.1 亿元。今年我市将投入 8000 万元开展客家公园三期约23 万平方米的景观建设。
新丰江公园
新丰江带状公园包括文化广场、新丰江黄金水道、茶山公园、九重门公园、凉帽山公园、湿地公园,总面积约71 万平方米,以秋枫、宫粉紫荆、红花紫荆等观赏植物种植为主,打造了“新丰江畔绿映红”等景点。
红星公园
红星公园
红星公园占地3.1 万平方米,于2014 年底建成开放,项目投资约2600 万元,红星公园以绿化景观为主,让市民一入园就可欣赏到绚丽多彩的花海风貌,公园内更是绿树成荫,亭台楼阁处处成景,还有健身器材及乒乓球台等设施,为周边多个社区居民提供一处休闲健身场所,有效改善周边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全民休闲健身广场
全民休闲健身广场位于永和路以北、永安路以南、文昌路以东、文祥路以西。该广场是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体育运动的综合型休闲健身广场。在突出休闲健身的同时,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舒适度,周边配置层次高低错落、四季景象优美的树林草坪,构建了内外呼应、形态简洁、景观视线由内外延的空间格局,打造出生态运动的景观场所。
本报记者 戴湄/文 陈仕平 邹力/图
上一篇:紫金凝心聚力紧抓机遇 努力建设宜居幸福城
下一篇:这是生命中无法言喻的痛楚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