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鹏精准扶贫助河源源城区驶上脱贫快速路
7 月14 日,深圳大鹏·河源源城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联系会议召开。特约记者 黄赟 摄
核心提示
今年,按照省、市第三轮扶贫工作的部署,深圳大鹏新区定点帮扶源城区埔前镇5 个相对贫困村(陂角村、上村村、高围村、坪围村、双头村)。当前,源城区与大鹏新区正在全力推进这5 个村的脱贫工作,推动贫困户早日脱贫,以实现2018 年“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的目标任务,即稳定实现埔前镇的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局良好
7 月14 日,大鹏新区书记王京东及5 名大鹏新区领导专程赴源城调研指导对口帮扶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源城区委书记何伟良及有关领导也先后多次赴驻地看望驻村工作队队员、协调解决系列问题。目前,大鹏新区对口办已拨付750 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资金(每村150 万元)。
在完成工作对接以后,各驻村工作队迅速加班加点开展入户核查。目前,各驻村工作队已完成入户核查、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公开公示及系统录入等工作,最终核定377 户、1072 名贫困人口(其中,扶贫户112 户、404 人,扶贫低保户126 户、460 人,低保户74 户、 142 人,五保户65 户66 人)。在入户核查的同时,切实做好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贫困户公示期间实现了“零投诉”。
在经过前期调研后,各驻村工作队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认真梳理、分析,切实做好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编制。目前,5 个相对贫困村都已拟定了民生项目实施计划。在民生项目建设方面,高围村拟修建村民服务中心和桥梁;陂角、上村、坪围、双头村拟进行道路硬底化,改造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和实施路灯亮化工程,并对农田水利项目进行修建改造。产业化项目建设方面,陂角、高围、上村、坪围4 个村拟连片开发,打造“都市农业、美丽乡村”的亮点工程,双头村则立足于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做好大企业的配套服务。
五村抓亮点出实招推进精准脱贫
扶贫工作能不能做好,贫困户能否如期摘掉“贫困帽”,关键在于扶贫干部。只有扶贫干部们明确责任,扎扎实实推进扶贫工作,贫困户才能尽快实现脱贫。当前,源城区陂角村、上村村、高围村、坪围村、双头村的各驻村工作队,是如何推进扶贫工作的呢?
双头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与村第一书记进村入户了解民情。
双头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脱贫
与源城埔前镇其他4 个贫困村来说,双头村是个特例,不属于镇目前规划的“四村抱团”脱贫范畴之列,故脱贫任务极重,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村集体收入2015 年底仅为3 万元。
驻村第一书记黄凯告诉记者,双头村地少、人多,在全镇11 个村人口占第四,在目前5 个贫困村中人口也最多,贫困村达90 户、 232 人,且这些贫困户中三分之二以上是五保或低保户,重度残疾人比重大,将需要依靠政府来“托底”解决脱贫问题。
根据双头村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根据因户制宜,根据“一户一策”的要求,对有劳动能力的,将通过组织培训进厂务工或通过发展种养来脱贫,其它的没有劳动能力的,力争通过政府“托底”来解决。 “大河有水小河才能满,贫困户脱贫也是如此,村集体发展了,贫困户脱贫才有希望。”黄凯说,驻村工作队还计划通过入股源城龙岭工业园和一些银行、参与光伏发电等方式,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贫困户脱贫提供长远扶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双头村2016年至2018年具体帮扶实施项目及资金安排已制定好,涉及项目24个,总投资322万元,其中包括葵涌办事处帮扶资金300万元,社会资金及村自筹资金22 万元。
高围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与村第一书记进村入户了解民情。
高围村:背靠大树好乘凉
与双头村相比,高围村集体经济实力更显落后,据介绍,该村 2015 年村集体收入仅为1.8 万元,用当地村干部的话来说,比“空壳村”稍微强一点儿。
村集体没钱就不能搞建设了,高围村的驻村工作队却不这样认为。在驻村单位的帮扶下,该村目前掀起了建设热潮,一投入达6 万元的新的学生桥正在动工建设。
“三年的脱贫大计,不仅仅是修一座桥这样简单。”驻村工作队队长黄伟杰表示,在精准核查贫困户的基础上,工作组已初步制定了村道路灯、村文化室、村小学安全护坡、桥等民生项目建设计划,从村民呼吁最强烈的学生桥建设开始,逐步实施,尽快完成。记者注意到,除了目前正在动工兴建的学生桥之外,村小学安全护坡建设也正提到日程上来,计划近期动工。
“下一步,还将搞好村道路灯建设,路灯少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夜间出行的安全。”黄伟杰说,路灯建设也是为了配合四村联片开发战略的推进。高围村在长久脱贫,还需要借助4 个贫困村联片开发的优势。黄伟杰表示,背靠大树好乘凉,对联片脱贫开发充满信心。
陂角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与村第一书记进村入户了解民情。
陂角村:做足内功,接受农业园的辐射
与我市大多数小山村一样,在埔前镇郊的陂角村山清水秀,充满生态气息。“未来10 年,我们将在这片4.5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投资 200 亿元打造出一个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农业综合生态园。”深圳前海弘稼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周斌对在陂角投资信心满满,周斌口中的200 亿元投入将分两期进入现代农业生态园,用于土地购买、农业种植以及生态园旅游开发等。未来,这个综合生态园将集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互联网+电商交易平台以及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其中农业种植面积高达3500 亩,深度的园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目的则为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提供周边度假体验游。
陂角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振在谈到弘稼河源现代生态农业园投资时说,这对于陂角来说,无疑是直接受益,这将为陂角的脱贫插上腾飞的翅膀。驻村工作组在制定脱贫计划时瞄准积极为农业园的进驻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大力发展村级农家乐。据介绍,目前农家乐已选好址,还计划兴建土特产一条街。目前借助地处镇郊的优势,正在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站,招投标已完成,正进驻进行建设,服务内容包括销售农副产品、旅游门票,推介旅游线路等,还帮助创业者申请了20 万元的免息贷款。
门前不干净,游客不会来。杨振介绍说,近期内还将学习惠州经验,成立60 人规模的村级志愿者服务队,在文化、体育、美丽乡村等 7 个方面开展志愿活动,推动全村美丽乡村、美丽阳台建设,让陂角变成环境优美、村容整治的幸福村。除此之外,驻村工作队还计划通过购买农村信用社股份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坪围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志坚与村第一书记蓝诗在与村民亲切交谈。
坪围村:特色种养稳产增收脱贫
9 月份是开学季,不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生们都会在这个时间段开启新学期的学习课程。对于坪围村贫困户罗伟良的女儿罗晓燕而言,这次的开学显得十分珍贵,因为她的学费是扶贫干部辛苦奔波而得来的。在入户走访了解贫困户情况的时候,坪围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志坚了解到,罗晓燕就读的东莞理工城市学院每年学费需17730 元。见罗伟良四处筹钱无果,刘志坚经过多方沟通,联系到大鹏新区爱心企业深圳市荣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对方热心地资助了1.78 万元,圆了罗晓燕的大学梦。
而这不过是坪围村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刘志坚告诉记者,对于坪围村而言,因病、因残、因学、缺资金、缺劳力等是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且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脱贫的本领和意识不足。同时,村集体经济基础相当薄弱,收入来源单一,仅靠山地承包出租管理费收入,无“造血”产业,农作物主要以传统的水稻、花生为主,其他农作物生产技术含量低,产值低,制约群众脱贫致富。
对此,刘志坚与驻村干部兼任第一书记蓝诗在充分了解了坪围村的基础情况后,制定了扶贫计划,将在区、镇统筹安排、连片开发的基础上,谋划发挥村土地资源优势,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 的形式开发利用村的闲置林地、田地进行特色种养,引导农户靠发展经济作物来增收,实现长期稳定增收目标,加快村民脱贫步伐。
同时,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驻村工作组还将积极争取扶贫资金,建设村委会广场、河边走廊广场等惠民工程,完善新建道路的路灯、绿化等配套设施,继续改造老、旧村道和为部分未亮化村道安装路灯等,提升、美化村容村貌,切实打造“河源最美丽乡村”。
上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黄旭军与村第一书记谢筱刚精准核实,走访扶贫户罗建维。
上村村:打响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阿伯,您家有几口人?多少地?”“几个小孩?都在哪读书?”“家里生活情况怎么样?”……这样的对话在上村村每一户里都曾经出现过。自进驻上村村以来,上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黄旭军和驻村第一书记谢筱刚迅速行动,进村入户,走遍了村里的所有贫困户,核查了贫困户的情况,并通过召开座谈会,第一时间了解了村的大大小小“事务”。通过核查,上村村共有总扶贫户79 户,共241 人。其中扶贫户22 户81 人,有劳力扶贫低保户34 户120 人,无劳力低保户13 户30 人,五保户10 户10 人。
精准识贫掌握详情后,才能实施“一户一策”,拿出精准帮扶措施,确保贫困户精准脱贫。黄旭军说,致贫原因基本上是因病因残丧失劳动力,或是年龄老化。对此,将综合利用贫困户宅居占地面积较大的条件,指导帮扶对象种植些高产值的无公害农家作物,同时实施购买鸡苗,开展种养结合的农业帮扶。
上村村在一方面配合推进四村联片开发战略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打造自身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黄旭军有一个大胆的“设想”,他告诉记者,上村村的地理环境处于巴伐利亚庄园和福源果场之间,对于吸引两大旅游地的外圈人流,打造乡村体验活动非常有利。因此,他设想开展深圳、河源两地城市农村孩子乡村体验活动,做一个类似于“爸爸去哪儿”的项目,打响乡村文化旅游的品牌。
今年,上村村将在现有3 亩用地的基础上,先行试验一批经济农作物和花木种植培养,同时修建一个文化广场,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打造花海长廊,吸引游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精准脱贫。
本报记者刘曦张涛通讯员王邦桃刘阳
上一篇:那些正在逐渐淡化的中秋习俗
下一篇:万绿湖风景区将全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