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园”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
公园多了,环境好了…… 生活在一个随处可见绿色、可逛公园的城市,是一件幸福的事。通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有不少市民都觉得,这幸福的味道是越来越浓了,生活在市区的市民,都感受并享受着“创园”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据悉,在园林绿化方面,我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得到有效提升,建成区绿地率达 37.71%,绿化覆盖率达41.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5 平方米,均已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规定的相应指标。
客家文化公园。陈仕平 摄
幸福一 走出家门就是公园
傍晚,走在新丰江公园,秋风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新丰江带状公园包括文化广场、新丰江黄金水道、茶山公园、九重门公园、凉帽山公园、湿地公园,总面积约71 万平方米,以秋枫、宫粉紫荆、红花紫荆等观赏植物种植为主,打造了“新丰江畔绿映红”等景点。创园不仅为城市披上绿装,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让每一个市民感受到了绿意提升的幸福。
“以前城区道路树木稀、种类少,休闲娱乐的场所太少、公共绿地少,都懒得出门溜达。”有不少市民表示,如今,经过“创园”,城区公共绿地多了,公园也多了,为市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市民休憩有了好去处,也提高了城市形象和品位。
河源的道路、绿化变得越来越美丽啦。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先后兴建了客家文化公园、红星公园、新丰江公园、全民健身广场、儿童公园、东江湾公园,并对九重门等公园进行了提升改造。在这些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市城管局在挑选植物、品种搭配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千方百计提高植物成活率,确保草木长得翠绿、花朵开得艳丽,让一树一花成一景,让我们的家园城市一年四季都有绿色、有花朵、有看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最新要求,通过创园工作,我市将在城区再构建100个街中公园、居民区公园,以绿道相连,见缝插绿、见缝种树,让其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选择。此外,在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市还引进海绵城市技术,打造海绵型园林绿化,注重自然,崇尚自然,借助河源山水人文资源,展示城市特色。
新丰江公园景色美,引来不少市民合影留念。
幸福二 运动健身有了好去处
全民休闲健身广场位于永和路以北、永安路以南、文昌路以东、文祥路以西。该广场是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体育运动的综合型休闲健身广场,广场共布置有篮球场6 个,羽毛球场6 个,五人制足球场1 个,老年人门球场1 个,有氧跑道71 米等,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年龄人群运动、健身需求,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开放型城市广场,2014年获广东省园林绿化优良样板工程金奖。
在突出休闲健身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舒适度,周边配置层次高低错落、四季景象优美的树林草坪,构建了内外呼应、形态简洁、景观视线由内外延的空间格局,打造出生态运动的景观场所。只要是天晴的日子,每天都有很多市民在这里打球、跑步、散步。到了晚上,散步的市民也有很多,三三两两,一边散步锻炼一边拉家常,也构成了一道风景线。“我比较喜欢运动,全民休闲健身广场的建成也方便了我们,我几乎每天要来这里运动。”家住建设大道的廖先生说,现在生活节奏快,身边不少人都缺少运动,全民休闲健身广场的建成,让喜欢运动健身的市民多了一个好去处。
东江湾公园内景。陈仕平 摄
幸福三 道路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道路宽阔笔直,整洁大方,绿化带植物搭配合理,中山大道打造成了公园式道路,我们河源的道路、绿化等都变得越来越美丽啦。”提起近几年的城市变化,家住中山大道的市民朱小姐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据了解,中山大道是我市打造林荫路示范点之一,该路中间绿化带宽为10米,由规则几何式构图组成,运用软枝黄蝉、多花红千层、红断木、大腹木棉等开花植物营造鲜花烂漫,黄金叶、福建茶、希茉莉和红断木等观叶植物更加丰富中山大道色彩。
“绿色植物可以减轻驾驶疲劳。”私家车主李先生告诉记者,通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道路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繁花似锦,绿意盎然,行驶在城区的道路上,让人心情舒畅!”据了解,近段时间以来,相关部门已经在河源大道、万绿大道、粤赣高速河源境内出入口等路段进行了绿化补种,补种加种植物包括凤凰木、勒杜鹃等。为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景观,市城管局在文昌路、永康路等城区主干道补种了木棉树。大腹木棉原产于南美洲,是一种落叶大乔木,因其独特的花色和树型受到市民的青睐,成为城市绿化和美化的高级树种,至目前为止,越王大道、滨江大道、迎客大道等市区主干道都可以看到它们靓丽的身姿。
幸福四 有了第一座儿童公园
市儿童公园占地10万平方米,于2015 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是一个融娱乐性、科普性、休闲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现代少年儿童主题公园,公园分为儿童启迪区、科普游戏区、娱乐健身区、森林探险区和亲子感恩区五大功能区。公园尊重本土风格,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结合环境、地形打造具有创意的儿童游乐场地。
儿童公园成了小朋友的乐园。
儿童公园自投入使用后,受到不少小朋友的欢迎,特别是节假日更是迎来了人流高峰,不少市民带着小朋友来到这个儿童的乐园,进行轻松休闲的亲子户外活动,高峰期一天接客在5万人次以上,为保证广大市民能快乐、安全地游园,在去年国庆、春节期间,市城管局特别招募了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秩序维持和引导人群。
“我每个周末都带小朋友到儿童公园转转,这里游玩的项目多,小朋友玩得特别开心。”市民罗先生告诉记者,自从儿童公园开放后,小孩周末游玩有了好去处。
普通市民见证“创园”带来的变化
“处处绿意处处景,我有了更多去处”
欧阳夏是一名80 后,对于她来说,每天傍晚或者晚饭后到公园散步一两个小时,是一天中最惬意的事情。作为一名“老河源人”,欧阳夏见证着河源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是大家“吃穿用度”的改变,更多的,是她每天到客家文化公园、新丰江公园等处散步直观感受到的,大家运动、休闲方式的大变化。她说,她每天到公园散步的习惯已经坚持了五六年之久,除了增强体质之目的,在绿意盎然、景色怡人的公园放松心情、和好友交流感情也是很重要的目的。这天,记者多方打听到这位“公园散步达人”,约定和她一同来感受其中乐趣。
公园多——人们多了更多好去处 9月7日下午5:00许,天空有些许昏暗,欧阳夏一如往常,约了两位好友到客家文化公园散步,记者提前约定跟随其中。
在行走中,欧阳夏慢慢打开了话匣子。谈及河源新变化,她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她说,10 年前,市民散步能去的地方很少,文化广场、茶山公园是她能说得出的仅有的两个地方,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和朋友聚会更多的是选择一起吃吃饭、唱唱歌。而如今,码头、拦河坝成了绿地、亲水步道、小公园,到处都是人们散步的好选择,客家文化公园、新丰江公园、儿童公园、全民健身广场、东江湾公园、红星公园……她伸出手指随便点点就是近10 个。还有一些小公园、新修建的林荫小道、新安装的乒乓球台等等,都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公园、广场为市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欧阳夏说,和公园数量在同步变化的,还有道路绿化水平的提升。在她的印象里,数年前的河源绿化树比较单一,设计感也不强,今天一眼望去全是“绿意”和“彩色”。滨江大道枝叶繁茂的大叶紫薇,迎客大道上的木棉树,胜利大桥西端环岛2 万平方米的勒杜鹃……让人感受到花草与人之间的互相庇护。
景色美——绿意常在,花卉常开
欧阳夏是一个旅游达人,也是一位运动达人。在过去的时光里,她走过泰国、韩国等许多国家,也到过西藏、云南、北京等旅游胜地。而她最开始到公园散步,也是“源自于和朋友一起去西藏旅游的约定,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坚持了几个月后,她开始欣赏公园、道路的一景一物,丰富多彩的植被、颜色各异的花卉、绿意盎然的各色古树……给她的散步增添了更多的乐趣。
“你看,这是白千层,我就是通过散步途中看公园大树悬挂的树牌认识它的。”走在客家文化公园,心情欢畅的欧阳夏脚底似是生风,轻盈欢快的步伐、欢乐的笑声让她像个小女孩。在她看来,河源的公园有几大“好”,首屈一指的就是“细致”。无论是客家文化公园、新丰江公园、文化广场,还是新开放的东江湾公园,给她最大的感受就是“细致”,这个“细致”不仅包括自行车道的合理设置、树牌的标识得当,还有花草树木、石头瀑布、公厕的设置。东江湾公园、客家文化公园、文化广场等很多地方,看似随意摆放的石头,让她感觉到其观赏性及作为座椅的实用性。散步在河源各个公园,绿意常在,花卉常开,“一年四季有花开”、“处处绿意处处景”让她“如处画中” 。
心欢畅——期待公园分布更合理
走在客家文化公园的西门附近,一个湿地景观呈现眼前。旁边绿油油的草坪,以及大片的竹子,水上是高洁的莲花……让欧阳夏和朋友心旷神怡,他们或拿出手机拍照,或张开双手大呼“好惬意”。
欧阳夏说,河源的“绿化建设”有目共睹,但是同时她也对将来的建设提出了她的建议。她认为,市区绿化建设还有部分短板,比如市区部分公园的公厕比较少,一些道路没有绿化,老城区公园相对较少,休闲健身的地方停车位设置不足等。她希望河源乘创园东风,让这座青山绿水之城更加漂亮,公园、公厕分布越来越合理,让市民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给大家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幸福感更高。
本报记者 戴湄 刘影丽
上一篇:河源供电局投入千余人马抗"海马" 保障居民用电
下一篇:河源因他们而靓丽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