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深职院支教团队为山区孩子送去文化盛宴 赢得下涧村村民一致好评

阅读提示:

近日,以“情系礼士、逐梦飞翔”为主题的深职院驻和平县礼士镇下涧村首届科技文化节在和平县礼士镇如火如荼地进行,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传播学院、医护学院110 名师生组成的首批“启明星”支教团队,为下涧村的孩子们送去了一场夏日“文化盛宴”,赢得了村民们的称赞。在过去一周的时间里,礼士镇下涧村及周边行政村160 余名中小学生已接受了安全教育、科技传播、户外拓展、团队素质提升等多元化的特色课程。

昨日,带队的深职院校团委书记张锋兴表示,希望通过文化支教、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方式为贫困地区传播先进文化、提供人才支持,最终精准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素质。

支教队伍开展孩子们喜欢的摄影艺术课程。

为精准扶贫加入文化元素

据悉,暑期“三下乡”活动一直是深职院历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道“例牌菜”。从去年开始,以星火青春精准扶贫助力小组为代表的该校学生社会实践团队首次深入挂钩村下涧村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着眼于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既发挥了特区大学生优势,又为扶贫注入了新的血液,让这道“例牌菜”逐渐成为“招牌菜”,甚至“特色菜”,赢得当地村民的好评。

其实,该校在和平县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突出精准文化扶贫,在派出的百余名优秀师生团队中,既有行业内较有影响力的专家老师,也有该专业领域品学兼优的在校大学生,活动更多以丰富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关爱贫困生心理为侧重点,为精准扶贫加入了更多文化的元素和亮点。“特色实践活动一定能让精准文化帮扶更加有效。”该校传播学院活动负责人欣然表示。

播种文化筑梦乡村

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既要 “送文化”更要“种文化”。为搞好这次科技文化节活动,该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找到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兴奋点,如由传播师生组成的“时鸣春涧中”支教队伍,开展了孩子们喜欢的摄影艺术、绘画、篮球足球运动等培训;由医护师生组成的“关爱健康、情系山区”筑梦启航团队,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急救、日常卫生与护理、安全等知识技能;由校团委、校艺术团、本科生联谊会、学生信息中心等组成的团队,则带来了现代舞、音乐、手语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寓教于乐,还有老鹰捉小鸡、123 木头人等各种小游戏,让特区的大学生们和山区孩子们在玩耍中“破冰”……这些既接地气又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耳目一新。

“这样的培训班很新鲜、很好玩,不但学到了很多安全科技小知识,而且让我们的暑期不再只有电视和作业那么单调,真希望以后年年暑假都有这样的节目相伴。”礼士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谢妃玲如是说。前天在下涧村过完生日的深职院学生支教骨干黄毓锐表示,他在支教中目睹了山区孩子从害羞到能够自信地站在讲台大声说话的蜕变,相信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阳光心态的培养,一定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种希望的种子,未来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和人生。

构建政校村企四方联动扶贫模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举得到了深圳驻和平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组的肯定。该工作组认为,下涧村首届科技文化节活动挖掘影响经济发展表象下的深层次文化根源,以提升文化素质为切入点,着眼于学生固有习惯、心态及价值理念的解构与重构,传授新知识、新文化、新观念和实用科技,将对和平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

据悉,以校团委“启明星”支教团队为依托的科技文化节活动只是该校举全院之力深耕和平县下涧村驻村精准扶贫的“冰山一角”。深职院驻下涧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李永红表示,自从2016 年5 月挂钩扶贫下涧村以来,深职院从贫困群众的需要出发,以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能力为核心,以推进产业、安居、保障、基础设施四大工程为重点,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通过生活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扶贫举措,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初步构建了政校村企四方联动的精准扶贫工作模式,探索形成了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冯金军 朱文博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盛宴 山区 团队


上一篇:龙川消防成功处置一起交通事故 救出1名被困人员
下一篇:24 小时无人便利店落户河源 将于8月中旬正式营业,顾客购物需实名进入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