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好处方就是好药兼便宜药

国务院办公厅2 月9 日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围绕解决医药领域突出问题,从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提出系统改革措施,促进药品价格合理,使药品回归治病本源,同时医药代表只能从事学术推广、技术咨询等活动,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失信的记入个人信用记录。

截至2015 年底,我国仍有药品生产企业5065 家,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医药界主要靠医药销售、“公关”的医药代表,势必将面临转型,回归本质。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时下,老百姓对医学水平、药品质量及价格十分关注,稍有差池就会破口痛骂。其实,药品与其他商品一样流通在市场,一旦流通环节多,价格透明度低,必然会增加流通成本,到了流通最终环节,价格必定会被抬高。

有人会说,药品价格虚高,主要还是在于医药代表。事实上,更多的医院都没有意识到,被抬高的药品采购价反而增加了医院成本,也意味着挤占了医疗条件改善和包括医生薪酬制度在内的改革资源,形成了从高成本采购、医院制度不善、医生靠开高价药品收取提成的一系列恶性循环。所以,药品价格虚高,归根结底在于利益,只有在药品“潜规则”面前清除“高价购买”、“高价卖出”的乱象,扯断利益链条,才能打掉药品虚高“靶点”。

药品价位虚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左右老百姓就医想法:去不去医院?医生开的药贵不贵?医院药品价格包含市场溢价,还要为医护人员的薪酬买单,又怎会不贵?患者求医的目的,自然是求得好处方,药到病除解决病痛,而并非是高价购买虚高价格的药品。想想,百姓求医,还要为供养利益链条的受益者 “买单”,着实是件可悲的事。

让药品回归疗效,才是改革惠民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百姓病痛,以及求医过程的“心病”。

吴奕镇



相关热词搜索:好处 就是


上一篇:讨要四万多压岁钱
下一篇:扎堆生二孩,谁来上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