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方就是好药兼便宜药
国务院办公厅2 月9 日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围绕解决医药领域突出问题,从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提出系统改革措施,促进药品价格合理,使药品回归治病本源,同时医药代表只能从事学术推广、技术咨询等活动,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失信的记入个人信用记录。
截至2015 年底,我国仍有药品生产企业5065 家,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医药界主要靠医药销售、“公关”的医药代表,势必将面临转型,回归本质。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时下,老百姓对医学水平、药品质量及价格十分关注,稍有差池就会破口痛骂。其实,药品与其他商品一样流通在市场,一旦流通环节多,价格透明度低,必然会增加流通成本,到了流通最终环节,价格必定会被抬高。
有人会说,药品价格虚高,主要还是在于医药代表。事实上,更多的医院都没有意识到,被抬高的药品采购价反而增加了医院成本,也意味着挤占了医疗条件改善和包括医生薪酬制度在内的改革资源,形成了从高成本采购、医院制度不善、医生靠开高价药品收取提成的一系列恶性循环。所以,药品价格虚高,归根结底在于利益,只有在药品“潜规则”面前清除“高价购买”、“高价卖出”的乱象,扯断利益链条,才能打掉药品虚高“靶点”。
药品价位虚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左右老百姓就医想法:去不去医院?医生开的药贵不贵?医院药品价格包含市场溢价,还要为医护人员的薪酬买单,又怎会不贵?患者求医的目的,自然是求得好处方,药到病除解决病痛,而并非是高价购买虚高价格的药品。想想,百姓求医,还要为供养利益链条的受益者 “买单”,着实是件可悲的事。
让药品回归疗效,才是改革惠民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百姓病痛,以及求医过程的“心病”。
吴奕镇
上一篇:讨要四万多压岁钱
下一篇:扎堆生二孩,谁来上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