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让腐败过程暴露无遗

“科学家的名字一个都叫不出,再偏远的女干部的乳名都知道。每天晚上都跟女干部喝酒,总要喝倒几个。”这不是笔者说的,也不是摘抄的,这是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剧中省委书记沙瑞金说某贪官时的话语,以最直白的台词,侧面反映了不为群众所知、却是官场熟知的现实。“反腐剧空白十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放的短短几天里,受到不少观众热议,除了对这部剧的尺度大加称赞外,首次以非写实艺术手法将反腐细节呈现在群众眼前,引起了共鸣。

该剧深受欢迎,自然也体现了大家对反腐的高度关注。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反腐本身就像看电视剧,随着“小苍蝇”被抓以及“剧情” 深入,“大老虎”也会出场,更高一级的官员落马。现实中反腐的深入,单纯的信息已经不能满足观众需要。一个判决、一个通报只能让群众了解这回事,但细节却全然不知。电视剧的优势在这里就体现明显。它的故事性和全方位展现,能给人以一种现实感与真实感。

引起共鸣的,更多来源于真实资料的取材和线下的感知,让观众看到了真实的另一面。剧中围绕李达康、祁同伟等角色,根据剧情发展呈现角色间的复杂“关系”。看过该剧的读者不难发现,剧中的许多细节,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既让人心凉又让人触动的社会现实:无处不在、彼此勾连的“关系”,构成了电视剧的故事线。回到电视外想想,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种“关系”,构成了某种社会现实、某些地方的官场生态?

“扇苍蝇”“打老虎”,以艺术形式大尺度体现反腐决心,却不失严肃。笔者认为,《人民的名义》不仅从反腐细节以及角色复杂关系上吸引着观众,更是以这样的方式警醒为官之人,要掂量、要反思、要修身律己。

再说白一点,《人民的名义》就是一出“官场现形记”。每出戏都有其创作背景、塑造了富有现实意义的人物性格。在观看过程中,或许你会去对照过往腐败落马的官员,猜猜这出戏讲的是谁。观众无意间也就从这部剧中寻找到影子、原型。我想,《人民的名义》只不过是一种反腐的呈现方式,是对腐败行为的宣示。最关键的,还是要通过这样的共鸣效果,让全社会进行监督,让腐败行为暴露在全民眼皮底下。反腐大剧都在电视上播了,线下的人,也该好好反思。

吴奕镇



相关热词搜索:过程


上一篇:拆信换钱
下一篇:中山大学发布“限外令”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