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独生女留学嫁老外

10年前,女儿到美国留学,如今,不仅留在了美国,还和美国男友结婚。一年来,张勇一直在做女儿的工作,劝她回国,甚至拿“断绝父女关系”作为要挟,但效果不大。这让张勇觉得,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决定就是送女儿到国外上学。(详见广州日报4月18日)

父母自私背后是残酷的现实

因为女儿嫁给老外,父母崩溃,甚至要“断绝父女关系”。有人说,这父母养儿防老的观念很自私。诚然,不同意女儿留在外国,是有点自私。可是,这自私背后,是残酷的现实。试想,一个愿意卖房供女儿读书的父母,何尝不是深爱着女儿的。可现实是,老两口不具备在美国生活的条件和技能,让老两口去美国生活不现实。而留下来的老两口有“将来我们老了谁来照顾”的担忧就是现实。

有人说,养儿防老是道德绑架,但这恰恰是很多老年人无法回避的问题。鉴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有待完善,每一代在抚育下一代的同时,都承担赡养上一代的义务。所以,许多家长更愿意年轻时多为子女出力,让子女获得更好的发展,以便老了也能获得更好的赡养条件。张勇家并不富裕,女儿每年留学约花费30 万。张勇夫妇省吃俭用,卖了大房换小房才凑够女儿留学的费用。自己付出了这么多,要求女儿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虽有功利性,但不算过分。

家庭以爱为根。我们希望这一家三口,从心出发,用爱解决问题,寻求老少观点的最大平衡点。

郑婷影

养儿到底是为了什么?

女儿能嫁“洋姑爷”,并能定居国外,这是让国内多少家庭为之眼羡之事,然在身为父亲的张先生看来,却只愿女儿回国呆在身边尽孝。笔者由此在想,当前新常态下,养儿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还是为了防老吗?对此,部分年青人跟老一辈们的观念却是大相径庭。笔者一朋友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在深圳找了工作,朋友在河源为她找工作,买房子,只为让她留在河源,其女儿却是 “打死也不愿回来”,父女俩为此闹得差点断绝关系。

笔者以为,千万不能再用养儿防老的旧观念来看待,更不能束缚自己的孩子了!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当然是一件乐事,但未来毕竟是属于年青人的。世界这么大,又如此精彩,他们想去看看,当在情理之中。翅膀硬了,就让他们飞,只要他们心中有你就够了。身为儿女者,心中要有父母,无论相隔千山万水。

话又说回来,做好养老事,这是政府应担当的事情,不应片面地推给家庭和社会。做儿女的,要常回家看看尽孝心,只是要有时间更要有钱才行。但愿尽孝心的成本不要太高,否则,一切只是空想!

张 涛

养老观念应该更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婚恋观念也在更新,中国女性嫁给外国人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深圳这对夫妻之所以对独生女嫁给老外如此崩溃,与他们最为担心的未来养老问题不无关系。在许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养儿就是为防老,好像父母对儿女的抚养是投资房地产和股票,你投入得越多,取得的回报就应该越丰厚。这种养老观念不仅把父母对子女的爱功利化了,也绑架了子女的脚步。

养老是与生俱来的责任和后天的教养,不是强制性回报。我国正面临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人们急需改变这种传统的养老观念。子女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成年之后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与追求,父母不能把儿女的选择与前途强行捆绑在亲情之上。在改变养老观念的同时,我们的社会化养老进程一定要紧跟上。如果人人有养老金,有医保,有大病救助,有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老人们的养老之忧自然会逐渐淡化,这种养老和自我追求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少。

谢素婵



相关热词搜索:独生女 老外


上一篇:别把精准扶贫不当回事!
下一篇:“鲜肉经济”该刹刹车了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