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奶茶”呼唤的是理性消费
不知从何时起,喝奶茶的行为像是被赋予了神秘的仪式感,朋友圈里有人会和自己排了几个小时的队才买到的奶茶合张影,称其来之不易。而这些被人视若珍宝的奶茶拥有了另一个身份——网红。
买奶茶竟要实行限购,买到一杯可能需要排几个小时……如今,像喜茶这样的“网红奶茶”店门前大排长龙的场景,已经成为一些城市的独特一景。虽然河源还没有如此“夸张”的景象出现,但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总忍不住疑问:这些看似普通却需花费半天时间才能买到的奶茶为何会有如此魔力?
一
喜茶、一点点、贡茶、皇茶…… 这些经常以各种姿势出现在朋友圈的奶茶成了“网红”。有的人不惜耗费几个小时的时间排队,只为了一尝“网红”的滋味,似乎没去体验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真吃货。动辄一两个小时的线下排队,只为了喝一杯“网红奶茶”,虽然有人对这样略显疯狂的行为嗤之以鼻,但是被吸引而来的顾客依然络绎不绝。
在这群“网红”中,又以喜茶最为风靡。排队已经成了喜茶门口的常态。据喜茶官网显示,2012 年 5 月12 日,喜茶的第一家店在江门市九中街开张。目前喜茶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地区有分店约50 家。据媒体报道,其广深两地门店,平均单店单月营业额在 100 万元以上,其中深圳排队最火爆的海岸城店,面积90 平方米左右,月营业额超过150万元。
继火遍珠三角之后,“网红”喜茶春节后登陆上海,在来福士广场开出长三角区域的第一家分店。据上海媒体报道,和广州相比,上海门店的排队时间长达7 小时。此外,20 元-30 元一杯的奶茶被炒到七八十元,黄牛、代购活跃的消息传出,饥饿营销、炒作的质疑接踵而至。
二
借着“喜茶”的势头,近日广州又悄然流行起了一家名为“丧茶” 的奶茶店。不同于一直主打暖心、陪伴的奶茶,“每天一杯负能量”的 “丧茶”意外迎来了很多女性消费者的青睐。
像喜茶之类的“网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在奶茶资源并不稀缺的情况下,依然能让消费者如此疯狂,虽然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它们之所以能够如此流行,必然有其独特之处。
不是每种奶茶小吃都能刷屏网络成为“网红”的。要成为网红美食,就得能包装,让产品既有特色又有品质,既要有趣又要能上镜,既要“颜值高”又要有“情怀”。许多消费者愿意花这么长时间等待,或许并不只是为了这杯奶茶的味道,而是通过产品表达的寓意内涵,获得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认同,让消费者获得愉快的精神体验。
除了颜值和情怀,饥饿营销和尝鲜心理也是不少网红品牌走红的手段。喜茶的疯狂不排除有饥饿营销的可能。但笔者认为,它的走红应该更多归功于人们的尝鲜心理。人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心,在排队抢购的消费者中,应该有不少是喜茶的粉丝,之前就喝过并且很喜欢;有的也可能就只是跟风,听他人说很好喝才来的;更有人是因为看到那么多人排队抢购,就想一定也要喝一下,不然就赶不上潮流,于是就有了“越排队越有人买,越有人买越排队”的景象。
三
品牌能够有粉丝是好事,有人跟风也是品牌所愿意看到的,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否要尝鲜,是否要跟风,显然就值得商榷了。无论尝鲜还是跟风,都不是什么过错,但付出这么多时间,甚至让黄牛从中分得一杯羹,显然就不是理性的消费了。
一杯奶茶二三十块钱,不算是天价,作为休闲饮品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要花几个小时去排队购买,显然就不是那么划算了。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和生命,有这几个小时排队买奶茶的时间,或许多做点工作、多学习点知识会更有意义。而那些因为排队时间太长“等不起”,选择高价找黄牛代购的行为,就更加不值得了。奶茶早点喝晚点喝,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它又不会长腿跑了,何必急于一时。
每次看到这些“网红”时,先想想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而不应一味跟风尝鲜。养成理性的消费习惯,对于消费者自己,对于约束品牌,都是有益处的。
谢素婵
上一篇:每天都应该是“不打小孩日”
下一篇:廉价救命药在哪里?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