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新闻节操,向“标题党”开刀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5 月 2 日发布新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自6 月1 日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新闻信息时,应转载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单位发布的新闻信息,且转载时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和新闻信息内容。打击“标题党”,或许不再是口头上说说了。
标题是文章、作品等内容的提炼语。近年来,一些新媒体信息服务者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加工新闻,通过夸张的标题吸引读者眼球,以达到阅读量提升的目的。这种做法被叫做“标题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微信的大范围使用,个人自媒体也迅速崛起,不少网友获得信息来源于此。然而,部分自媒体为获取点击量,转载新闻单位的报道内容时不惜在标题上大做文章,以“标题党”形式无限放大,混淆公众视听,误导大家对事实的判断,甚至造成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自媒体编辑自作聪明地认为如此一来会博得大众眼球、获取他人欣赏。但事实却相反,许多网友对此类“标题党” 发布的信息越来越不信任了。
对标题作一番“捣鼓”之后,被夸大了的新闻除被转载拿去获利外,最终损害的当然要数原创新闻了。受害的是原创作者与编辑。部分新闻当事人甚至有可能因事实被过度扭曲、黑白颠倒后转发到自媒体平台而备受舆论压力,成为众矢之的。笔者身边就曾有同行发表了客观的监督报道,而被网络媒体修改标题、夸张事实后转载发布,造成背黑锅的恶果。
众所周知,新闻报道必须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不得捏造事实、玩弄文字游戏。打击治理“标题党”,需要监管部门的规范管理,可建立相应的举报监督制度,不仅让新闻单位参与,也让社会网民来监督,一旦发现对恶意篡改、严重失实并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标题党”,必须查究问责,依法惩治。同时,从业人员本身也要自律,谨记客观真实是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底线,加强学习,为舆论环境贡献更多的正能量。
吴奕镇
上一篇:廉价救命药在哪里?
下一篇:河源查获25吨“脚臭盐”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