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 学宫 考棚及高考
看,满天的棉絮在随风起舞,似白雪,又像蒲公英的种子在找家……观那棉絮在空中飞舞,轻轻地飘啊飘,那是一种多么让人醉心的享受啊!见到如此盛景的那天,正值五月端阳,笔者正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却仍忍不住像个顽童般追逐着漫天纷飞的木棉絮,感觉到世间所有的一切都那么美好,连午后的阳光都那么亲切。
一
木棉在南方是旺族,俗有“英雄树”之美称,原来以为在早春二月,红硕的花托饱满多汁,有如英雄呕心沥血般,更在于其树干笔直伟岸,花开灼灼,有如热血沸腾的戎兵征将。故每次观木棉,皆关注其二月之花,究竟为何称 “棉”,心里一直未有答案。来南国槎城14 载,至今才真正见识木棉絮飞是何等的盛景。认识一种事物何其难哉!
初见此等盛景,却不在槎城闹市区,而是在龙川佗城学宫。有道是,儒乃人之所需,教者从孝从文也。学宫千载,文心犹在也。站在大成殿门前,仰望苍穹,一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壮怀油然而生。前楼梯间的唐碑上鱼跃龙门的形象栩栩如生,更刻有两向阳之凤凰,画面感极强。左右两侧各摆一钟一鼓,晨钟暮鼓,敦促学子珍惜时光,用心攻读。
二
到龙川学宫,考棚不可不去。毕竟,在全国可查考的204 座学宫和14 处考棚中,只有两地学宫与考棚并存,龙川佗城是其中之一。
现存龙川考棚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 年),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当年每一个窗口都对应一高2 米、宽1 米、深1.3 米的号房单间,墙上钉两块木板,白天一上一下分开,当凳当桌,晚上合并起来便是睡铺。这种“标准化”带给考生们的却只有一个字:苦!
嘉庆年间的一首《乡闱诗》就道出了这种苦:“闱房磨人不自由,英雄何向彀中求。一名科举三分幸,九日场期万种愁。负凳提篮浑似丐,过堂唱号真如囚。袜穿帽破全身旧,襟解怀开遍体搜。未遇难题先忐忑,频呼掌管敢迟留?”当然,这比攻读时的“头悬梁,锥刺骨”“三更灯火、五更鸣”想必舒服多了。
三
坊间常言,圣人之道,必有苦,必有付,不报不怨,而后己动。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这高考便是其中之一。前日,本报高考首日视点《高考,不敢说再见》一出街便引起诸多读者的共鸣,就在于只要经历过一次高考,那段奋斗的时光便难以忘记。人生最有价值的时刻,不是高中状元的时候,而是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不安之时。
人世间的精彩之处在于,凡事没有唯一。高考也应如此,不是成为唯一一条选拔人才的方式,机关有机关的选人方式,企业应有企业的选人方式。三教九流,人人皆有机会。高考很重要,然高考并不是人生唯一的一次机遇。人生处处有机遇,故永远不要停止希望。你永远不会知道未来的自己会有多么好。
四
此情此景,想科举制度辉煌千年,终究成为旅游景点供后人凭吊。而高考呢,以后会不会也成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被后人凭吊呢?如今认识一种木棉树就这样难,而高考正值风华正茂,况且刚满40,将来会如何呢?
缓缓步出考棚外,庭中一玉兰树枝繁叶茂,地上碎石铺地,微风轻拂,落英缤纷,顽皮的蒲公英从砖缝里探出了毛茸茸的脑袋。不远处,三两孩童正在嬉戏,不禁想起孔子所赞弟子曾皙的那种人生境界:“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何尝不也是吾辈追求的一种境界?
张 涛
上一篇:小伙与广场舞大妈的“篮球场之争”
下一篇:分分合合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