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十八而志,你行“成人礼”了吗?

有道是,十八而志,十八岁当行“成人礼”。前些年,还不时看到槎城一些学校鸣响“成人”礼炮,跨过“成人门”,年轻学子接过《宪法》,举起右手庄严宣誓,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其热闹之景,庄重之感,令笔者一“吃瓜群众”也有些艳羡,甚至想重新“成人”一次。可观这两年,行“成人礼”却是有些冷清。

农村有谚语: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如今夏至已过,二十四节气正往小暑赶。史载,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确定夏至。聪明的老祖宗们几千年前根据自然运行规律创立了二十四节气,春种秋收,四季轮替。每个人都知道在什么季节做什么事,按照自然法则来生产和生活。

一说到“中华文明”,紧跟一句不是“ 源远流长”,就是“ 礼仪之邦”。礼仪说白了就是讲究规矩。作为大自然的节奏,二十四节气其实就是老祖宗们替大自然制定的 “礼仪”。老祖宗们对大自然尚且如此,对人当然更是讲究礼数了。于是,人生根据不同年龄的成长也有了“春夏秋冬”的节奏,并且在每一个人生的节点上都有一些仪式来提醒其调整自己的节奏以适应社会的节奏。如从人出生时的满月礼到成人的冠笄礼,再到成家的婚礼……

不同的人生礼仪标志着一个人的人生节日。为了让后人对这个人生节点足够重视,仪式必不可少。拿成人礼来说,其在古代叫冠礼(女孩子叫笄礼)。参加冠礼的少年要把披散的头发束起来,由父亲分别给他戴上可以出席各种场合的帽子(冠),由来宾中挑选一位最尊贵的客人或族中的长辈给他取一个字,然后去乡里族中拜见长辈、亲朋和乡绅、士大夫,意味着从这一天开始,你成年了。

任何事情一旦被仪式化之后,便会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庄重感,让你产生敬畏心。好比是“对天发誓”,在仪式中的人站在天地间面对众人郑重“发誓”。这样的誓言往往带有强大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是几千年来社会对个体的要求。

有人曾说过,一个男人的成人礼,一次是他18 岁成年,另一次是做父亲的时刻。成年仪式虽然只是短暂的瞬间,但在这一瞬间中会体会出一种对自己而言具有历史意义的自身角色的转变,认识到从 “未成人”向“成人”的跨越是人生新阶段的开始。从这一时刻起,预示着你已经不应该再是过去那任性少年,要与过去的“少不更事”说声“拜拜”。

当然,要让18 岁的青年从仪式中完全体会“成人”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并不容易。这需要在他们今后的成长中,各方的教育力量增加 “成人”责任感的熏陶,让他们真正知道:成人了,就应该懂得如何合理作息,如何理性解决矛盾,如何抵御蛊惑,如何尊重他人……用一句话来说,成人,不只是简单的年龄上的递增。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地球也只是“一个村”,而人们身边却流行着一种“萌文化”,言行举止趋向幼稚化。多少三十而立之人,网络上发言不是“宝宝委屈”,就是“宝宝不开心”,虽说只是调侃和戏言,然其背后却折射出一种拒绝成长成熟、拒绝承担社会责任的风气。这些人当要行一次“成人礼”了,至少从心态上。

十八而志,你行“成人礼”了吗?呼唤“成人礼”的回归,让这一人生重要礼节更有仪式感,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宣誓!槎城学校举办 “成人礼”,何不形成一个传统仪式呢?时值槎城关键时刻,学校的创文该怎么搞,窃以为开展“成人礼” 教育也未尝不可,不但保持“面子上”的校园清洁,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净化。成人礼,该回归了!

张 涛



相关热词搜索:成人


上一篇:杭州保姆纵火案引关注
下一篇:防不胜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