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记者打CALL!
11 月8 日是记者节。这两天,朋友圈一直被同行朋友刷屏,推文标题也十分显眼:“理想在左,生活在右”“记者,记着心疼自己”“我们是谁? 记者! 今天为自己打 CALL”……记者节,一个或许在外人听来有点生疏的节日,却引起了圈内人的自我高度关注。有些人会认为,干媒体苦,干媒体累,既然选择了,那何必在平台上抒发这样那样的情绪?因为这本该就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
各行各业都有其自身的生存压力。这几年,由于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传统媒体背负着“不转型就淘汰”的尴尬之势。不少媒体单位在转型阵痛期不得不作出裁员的选择,也有的传统媒体褪去曾经光芒四射的一面后,在转型失败和经营不善后已被淘汰。
回到这两天疯传的关于记者节的推文中,我们能看到,这些内容多数都详细介绍着一线记者的真实工作,“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等等,成了媒体人的真实写照。但其实,还有更多常人无法体会的思想焦虑,面对新媒体的发展,如何提升发展自己。深夜思考是选择理想还是选择生活,而铁肩担道义,是我们的初心。
在笔者身边,不少新闻从业人员并非新闻专业出身,但在最初却怀着同样的一个新闻梦想步入行列。不过,有的在前行的轨道上越走越远,有的离开了新闻岗位,但更多的继续在岗位上战斗,为人民鼓与呼。
时代在变,新闻工作者仍然不忘初心,依旧是时代的记录者,肩负着那一份使命。回头想想,其实,人生漫长而充满挑战,哪里会没有荆棘?所有的职业生涯更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捷径。
回归生活,作为常人,我们是世界的;执笔记录,扛起相机,整个世界却都是我们的。记者或者记者节,自己记住不如让别人记住。所以,请为媒体打CALL!为记者打CALL!
吴奕镇
上一篇:“飞阅大美河源”展示河源大美
下一篇:年休假率未达90%不得评先进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