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商品降价猫腻让诚信大打折扣

2017 年“双十一”大促销刚过, 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再破销售纪 录。但是“双十一”期间买到的东西 真的更便宜吗?11月29日,中国消 费者协会发布的《2017年“双十一”网 络购物商品价格跟踪调查体验报告》 却指出,“双十一”促销活动中,多个 电商平台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 价”、随意标注价格的情况较为突出。

不得不承认,这几年,“双十一” “双十二”俨然成了不少网络购物者 的狂欢节。电商平台、卖家铆足 劲,向网友们推送降价折扣优惠 广告。几年来,不少购物者在这 些节日确实享受到一些优惠,买 到心怡商品。但是,狂欢节的问 题跟着显现出来。当狂欢节过 后,有些商品却回落原来的价格, 网友们也发现原来自己是掉进了 商家的套路中。

古语有云,“ 无商不奸”,这 话显然过于偏激,但奸猾的商 人确实不在少数。你想在商家那 里得到好处,商家往往采取“羊毛 出在羊身上”的做法来对付你,比 如先涨后降及五花八门的满减红 包、抵消券让你增加购物欲望。 一旦你发现自己掉进坑,剁完手 之后才后悔莫及。

2015 年,国家曾在当年“ 双 十一”前发布《关于规范网络零 售价格行为的提醒书》,禁止商 家利用虚假标价形式或者价格 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进行交 易。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电 商平台商家的小心思小套路,却 将狂欢节乃至整个电商行业的 诚信漏洞无限扩大。

如此看来,笔者真为那些心甘 情愿“做马云背后的女人”的网友 们感到心疼。商家为了一时利 益,导致整个活动的实际口碑与 诚信大打折扣,逐渐陷入舍本逐 末的恶性循环中。接下来的“双 十二”、明年的“双十一”,你还会 愉快地买买买吗?

这些年来,上市企业与电商平 台推陈出新的做法固然得到好评, 也让不少人看到经济发展、推进就 业的希望。在这过程中,监管部门、 企业与电商平台就更应该结合法 律、规定与政策运筹帷幄,建立严格 的诚信机制,对违规的商家该罚就 罚,该淘汰就淘汰,树立新规则,净 化整个行业。

吴奕镇

 



相关热词搜索:猫腻 商品


上一篇:用感恩的心 还原医患关系本该有的和谐
下一篇:蹭到别人的车,留“担责”纸条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