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别再盯着我们看了

12月12日,一篇题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称,多个360智能摄像机用户将她在餐 厅、网吧、健身馆等公共场所监控到的视频,在360旗下直播 平台——水滴直播进行直播,导致其他用户个人隐私受到侵犯。(12月12日澎湃新闻)

用制度蒙上技术“窥私”的眼

加强监控是新的社会 需求。而视频监控,作为一 种高效、简便的监控方式应 运而生,正在渗透到社会的 各个角落。可是,监控技术 在方便社会管理、提高社会 安全系数的同时,也产生了 新的风险,给社会管理带来 了新挑战。一个个监控终端 的背后,可能是经过授权的 人,也可能是无数双“窥私” 的眼睛。监控采集信息,也 不排除存在其他不为人知的 动机。如今技术“窥私”已 变得前所未有得强大。计算 机、平板电脑、手机等智能终 端都可能成为监视我们的无 形“眼睛”。无数双眼睛的时 刻监视,既让罪犯无所遁形, 也可能让个人隐私、财务等 信息随时被晒。从这一点 看,本来充当“保护神”的电 子监控技术让人没了隐私, 没了安全感。

怎么办?排斥新技术 是因噎废食的蠢招,但新问 题的解决,也不能仅仅依赖 平台和使用者的自律,不能 等待野蛮生长之后的自我 规范,还要早做准备,加强 立法,制定制度,蒙上技术 “窥私”的眼,让“保护神”给 人更多 安全感。

郑婷影

该好好保护我们的隐私了

足不出户,我们就可以 在“水滴直播”中即时看到 外面的世界,健身房自拍的 女孩、穿紧身衣练体型的女 顾客、同桌吃饭的男女等一 一出现在网络,直接暴露在 大众的视线里。细想之下, 不由得遍体生寒,这岂不是 在全球装了一个巨大、免费 的监控,事无巨细都能被任 何人查看,那谈何隐私?

其实,在直播出现之 前,监控也无处不在。马 路上、十字路口有公安交 警的视频监控摄像头,商 场有商场的监控视频,但 在需要查看的时候还得凭 身份证明,有正当理由时 方能调取查看。而现在, 事无巨细都通过直播平台 暴露在网络上,不再需要 门槛,有网络就能看到你 目前的状态。在事后的回 应中,360 称问题在于部分 商家“没有尽到告知消费 者的义务”。但是告知了 就能肆无忌惮地直播了? 细思极恐,个人隐私的保 护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 战。未经他人同意而公布 非公开场合的视频,笔者 认为,都构成了侵犯隐 私。作为一种新的交流方 式,这种直播行为应该好 好管一管,别再放 任自如了。

刘曦

相关部门当发声正视听

最近,《一位92 年女生 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 了》让名不见经传的陈菲菲 和低调“大佬”360 董事长推 上了网络“暴风眼”,吵得天 昏地暗。如今是法治社会, 侵权不侵权,有“法”说了 算。今年6 月1 日正式实施 的《网络安全法》对此应有明 确规定,早前公布的《侵权责 任法》第三十六条也规定,网 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 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 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即便此类问题目前尚 未有立法,且在衡量“被直 播对象”的损失问题时也难 以界定,但不管怎样,涉及 民生无小事,职能部门当站 出来说句话,就此事还大众 一个明明白白,不应该等到 双方吵到热火朝天时再介 入,这更会让一些别有用心 者借此上位而“大红大紫”。

当今社会,虽然人人都 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 权,然各有各隐私,除非本 人同意,谁会愿意把自己的 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置于众 目睽睽之下,让别人来说三 道四呢?

张涛

 



相关热词搜索:别再盯着我们看了


上一篇:古今对话,看大国文化
下一篇:根除“神药”土壤守住健康底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