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侃“闹元宵”

元宵节,亦称为灯节、元夕或上元日。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庆祝周勃平定“诸吕之乱”而设的,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于是把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这一天百姓家家张灯结彩,舞龙舞狮,以示庆祝。从此,元宵节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最富有诗意的节日,人们为之歌吟,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节的诗句比比皆是,生动记录了历朝历代元宵节的壮观场面,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去看看那时的“闹元宵”。

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正月十五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赏月观灯,同贺佳节,热闹非凡。在历代文人笔下,是这样描绘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赏月观灯的心情意境的:

唐代崔液在《上元夜》里曰:“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唐代李商隐的“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把元宵月色之下的帝都盛景呈现在我们眼前。

元宵夜,“灯”可是“主角”。在唐代,元宵赏灯盛况空前。有诗为证:“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唐· 苏味道)。唐代诗人张肖远的《观灯》写道:“十万人家火烛光,开门处处见红妆,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可见其观灯场面壮观!到了宋代,元宵夜更是壮观,元宵节的时限延长为五六夜。苏东坡有诗: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而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将都市元宵佳节满城花灯、满街游人、通宵歌舞的热闹情景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在明代,将元宵放灯延长到十夜,并且甚为铺张,这从唐伯虎的诗中可看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节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江街珠翠游春女,遍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户辰。”

而在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元宵节则是:“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元宵灯会也为青年男女提供了难得的自由来往及表达爱慕的机会,如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面去年人,泪湿青衫袖。”生动形象地将主人公面对元宵夜之景,回忆去年此时此地与心上人约会的幸福和甜蜜以及如今不见“去年人”时的悲伤。而《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辛弃疾的笔下,元宵佳节的盛况被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元宵之夜,香车满路,游人满街,笑语盈盈,笙歌处处。而我们的主人公在这繁华热闹的街道之中,久久没有寻找到自己的心上人,正在感到失意惆怅之时,只觉眼前一亮,因为在那灯火稀少之处,竟然发现了默默置身于辉煌灯火之外的她!

元宵节吃汤圆亦是必不可少的节目。早在宋代周必大的《元宵煮浮圆子》中写道:“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元宵之夜吃汤圆,寓意甜甜蜜蜜,团团圆圆,事事如意。

千百年来,这些诗篇为元宵节增添了无数光彩!

作者:郭庆荣



相关热词搜索:侃“闹元宵”


上一篇:春雨细无声
下一篇:退休教师杨井妹的篮球人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