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岁月里的爱与恨
陈璐的外婆在广西桂林。1991 年 1 月1 日,陈璐在桂林出生。出生的时 候,为其接生的医生护士都在笑着说 这小子也赶着出来凑热闹“过元旦”。 1991 年9 月3 日,陈璐的母亲拍下这张 照片。照片中的他,或许觉得母亲拿 着的东西很是有趣,对着镜头笑了。
该照片拍摄的缘由是陈璐远在梅 县乡下的奶奶想看一看自己的孙子长 啥样。一共洗了两张,一张寄到梅县 的老家,现照片已不知在何处;另一张 则留在桂林的外婆家,成为外婆对外 孙的解思之物,也成了陈璐与母亲之 间难得有关联的“事物”。
读老舍的《我的母亲》写到,“生命 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 母亲的血汗灌养的。”对大多数人来 说,母亲是陪伴在自己身边,直至长大 的最亲近的人之一。然而,对幼时直至 青春期的陈璐来说,“母亲”成了他心底 最陌生、最美好又最抵触的一个词。
“周岁过后就回了梅县老家,自那 时到7 岁(虚岁),再没和母亲长时间地 生活在一起,只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母 亲会从桂林回来。”到了1997 年,陈璐 7 岁(虚岁)时,他母亲回了桂林。走的 时候,倔强的陈璐没有送别母亲,直到 门关上,再也见不到母亲的身影,他的 泪水才掉下来。从1997 年到2008 年, 这11 年,他再没与母亲相见,再没听过 母亲的声音。其间,他父亲在1999 年 过世。自此,他与奶奶一起生活,度过 了青春,长大成人。
2008 年,举国欢庆北京奥运会,对 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特别的一年。 对陈璐也如此。那一年,时隔11 年,他 见到了母亲。离去时,还是会爬树玩 泥巴的年纪;再相见时,他已逐渐褪去 青涩,长大成人。然而,让他难过的 是,这一次,母亲却不是专程为他而 来。如今想起来,他对那天的情景依 然历历在目。
“2008 年7 月某天下午5 点左右, 我大伯像往常一样,来厂里溜达,跟表 叔闲聊些家常。但是这次,他们专门 把我从工厂生产车间叫到了办公室。 大伯告诉我,我母亲准备过来看我,带 着我的表兄来厂里打工。大伯还叮嘱 我要与表兄一起好好做事,不能欺负 我表兄。”
那年,陈璐刚好18岁。
听了大伯的话,陈璐面无表情默 默地走出了办公室,走到了印刷车间, 走到了晒版机下面,用一块印刷机的 铝板挡住了自己的身影。“当时心中莫 名地激起一股既愤怒又悲伤的情绪, 哭得很伤心、很无助、很委屈、很绝望, 甚至比当年父亲过世的时候还要伤心 难过。那时我心里一直在想,母亲为 什么要对我这么绝情,为什么父亲过 世以后也不来看我,我想你的时候你 在哪里?我被其他人欺负的时候你又 在哪里?我委屈的时候你在哪里?为 什么我现在长大了你却要来找我,而 且还是带着我从未见过的现任丈夫与 儿子一起过来。每每想到这里,我的 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心中犹如刀割般 地痛。”
那天,陈璐一直哭到了天黑,车间 的同事都已回去了。陈璐独自一人爬 上了工厂的房顶,哭着看着天空,在房 顶睡了过去。
从出生到长大,陈璐与母亲相处 的时光屈指可数。从1997 年到2008 年,仿佛很漫长,又仿佛只在一瞬间, 关于对母亲的陌生与抵触,都在2008 年7月的那天,烟消云散。
母亲长达11 年对自己不闻不见, 现在的陈璐早已没有怨怼。“我想没有 一个母亲能够忍心抛下自己辛辛苦苦 怀胎十个月的孩子,长达11 年不闻不 见。所以,我想我的母亲必定是有自 己的苦衷。只是现在也没有必要再去 寻找这个原因了,毕竟那是长辈们曾 经不美好的往事,没必要再去勾起这 段伤心的过往。”
母亲节即将到来,陈璐希望借这次 机会,对他的母亲说声:母亲节快乐,感 谢母亲带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
本报记者 戴昉
上一篇:七十多年前的一幕 彰显妈妈的爱心
下一篇:挑剔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