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哦,红领巾

小孙女蔚琳漂亮聪明文静伶俐,自从她 上了小学一年级,每天在她放学前,我总是 要在客厅里等候着她。她就读的学校就在 住宅区附近,琳琳懂事,不娇气,她不要家 长接送,她说这样她会长不大的,我们就依 了她,让她自个儿行走。这好像有点接送 的意思,其实又不完全是,除了牵挂,我们 爷孙俩还玩得挺欢的。她好像每天都有新 鲜事,一见到我,小嘴总是叽叽喳喳地说个 没完。

这一天,又到了她放午学的时候,和平 常不同的是,老远就听见她唱歌了,歌声传 递着她的心情,她高兴着哩。

打开大门,果然见她一脸的桃花盛开。 衣衫的领上,乍一看系着一条红领巾。鲜艳 的中国红映衬着她杏桃似的小脸,显得更清 新可爱了。不等我说话,这鬼精灵就倏忽向 我行了一个少先队员的致敬礼,笑嘻嘻地 说:“爷爷爷爷,我加入少先队了!”

“是吗?好,好。加入少先队了,咱小琳 琳又进步了。怪不得又蹦又跳地唱歌哩。”

“爷爷,老远您也能听见?”

“听见了,咱琳琳的歌声,比百灵鸟还甜 美哩!”……

都说老人忘事忘近不忘远,尤其这种触 景生情的快乐,遥远不会再是距离。小孙女 的新红领巾,瞬间就链接起我的老红领巾, 温馨的记忆纷至沓来……

1949 年10 月新中国成立时,我4 岁, 1952 年我7 岁,上小学一年级。值得骄傲和 自豪的是,我正好赶上新中国第一批少先队 的诞生,成为其中的一员。记得被批准入队 系上红领巾的那个晚上,平时入夜倒头便睡 被妈戏称“鸡眼”的我,可这一晚,我却兴奋 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和 我一起参队的同学小荣起得比我还早,在屋 外大呼小叫唤我一起去上学。我们打一见 面,彼此的眸子就落在了对方那条鲜艳的红 领巾上,都在问:系得好吗?漂亮吗?然后 就伸出小手,你帮我整整,我帮你熨帖,直到 左瞧右瞧满意为止。

我们的学校,是乡村小学。来去的路有 沟有坎,不是大道,是那种曲曲弯弯的田径 小路。我感觉,系上了红领巾后,脚底像是 抹上了油,呼呼生风,走得飞快。

升国旗的情景特别的清晰,我们整整齐 齐列队在国旗下,胸前系着红领巾,当国旗 冉冉升起时,我们举起右手,向她行少先队 员注目礼。那一刻,小朋友们平日里少有的 庄重和严肃定格在那里。雪白的衬衣,天蓝 色的裤子,鲜红的领巾,举过头顶粉嫩的小 手,该是一群可爱的小天使吧。天幕下,鲜 艳的五星红旗,鲜艳的红领巾在和熙的清风 里哗啦啦地集结在一起,如一片红云,红透 了整个天空……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我们家的第三代红 领巾出现了。岁月易逝,人易老,而红领巾, 却一代传承一代,永不飘逝。

“爷爷,漂亮吗?爷爷……你怎么啦?” 原来琳琳在她的红领巾上配上了一个美丽 的蝴蝶结,正问我话呢,把我从沉醉中唤 回。我连忙说:“漂亮,漂亮。琳琳本来就漂 亮,现在戴上红领巾,红领巾又配这美丽的 糊蝶结,更漂亮了!”

爷孙俩乐了,萦绕着这红领巾,没完没 了地说个不停。

琳琳的嗓音还真的很恬美,我老让她唱 歌的。这回,我让她来一个小小的节目,独 唱这少先队队歌。琳琳亮开嗓门就唱了起 来——

“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继承革命 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

我沉醉在她的歌声里。不知不觉,眼角 溢出了泪滴。

“爷爷,您怎么啦?爷爷……”

“爷爷高兴哩。爷爷想起了爷爷小时候 唱过的《少先队队歌》。”

“爷爷小时候也有少先队队歌?爷爷, 唱一个呗。”

我就唱了起来。记得完完整整,是郭沫 若作的歌词——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 锋,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不怕困难 不怕担子重。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学 习伟大领袖——毛泽东。毛泽东新中国的 太阳,开辟了新中国的方向,黑暗势力已从 全中国扫荡,红旗招展、前程无限量,为了新 中国的建设而奋斗,勇敢前进,前进,跟着毛 泽东。”

小琳琳听入迷了,啪着小巴掌。听完 了,一把抱过来,小嘴亲亲我的脸:“爷爷好 棒……爷爷,怎么跟我们的不一样?”“其实 是一样的,都一个意思,做共产主义事业的 接班人。”

不知什么时候,儿媳妇系着围裙从厨房 出来:“开饭啰,看你们爷孙俩乐的。都废寝 忘餐了,不想吃了?”

她还真是说对了,我还真有点不想 吃……

陈振昌






上一篇:一声声呼唤儿时的伙伴
下一篇:老年人养生方法 要多练深呼吸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