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痴爱文字的我

我的老家在山清水秀的万绿湖河畔——一个十分偏僻的小山村。小时候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视,乡村里的乡亲们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哥哥姐姐们正值青春年华,是不会安分守在寂寞的乡村的,经常“ 过家玩”。我当时还小,晚上趁大人不注意时也偷偷地与几个小伙伴点着奶奶用小竹枝制成的竹柴,穿过狭窄的小路,去邻居家看哥哥打牌。一路上个个还争先恐后地都想走在中间,因为怕有“鬼拉脚”。

最多的时光还是窝在被窝里看书。初二暑假时,有个同学借我一本特厚特厚的小说《梦·泪·梦》,整个暑假那本书都陪伴着我。当时我们乡村因为太偏僻了,而且与外界隔着一条河交通不便,唯一通往外界的交通工具就是隔一天到乡村的客船。家里环境也不是很好,所以买书成了一种奢侈。每当得到一本好书时都欣喜若狂,如饥似渴地读。曾偷偷地用城里舅妈给的过年压岁钱买过一本古诗词,这本书直至后来打工还一直带着。每当工友们下班后或放假时都出去玩了,我就一个人在宿舍里用开水泡饼干再就着一本书一整天不出宿舍门。看见感动的就写读后感,自己也学着写几篇,那些断断续续的诗句记在一本又一本的日记里,陪伴了我整个青春,让我青春期枯燥的打工生涯活色生香。

记得有次我口袋里只剩下十一元钱,可我却花了四块六毛买了本《佛山文艺》,因为怕错过了没得看。

直至前两年,我仍坚持每个月花几十元订各种杂志,有时蹲在新华书店的书架旁看杂志直至腿蹲得麻了才舍得回去。随着网络的普遍,看杂志诗词已经可以手机上看了,却感觉少了那种将书捧在手里慢慢读的乐趣,那种安静空无他物的心境,反而越来越怀念以前静静捧着书读的时光。

自己闲暇时也尝试过写诗词投稿,也发表过一些。有同学曾经问我发表一首诗词多少钱?其实她不知道,诗词于我是无价之宝,喜爱文字的心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即使一分钱也没有、即使不能发表,仍然不会减少我痴爱文字的心。

也有人笑我,都一把年纪了还学什么诗词。文字与年纪多大无关,与贫穷富贵无关,它不会因为你年老贫困而舍弃你,更不会因为你年轻富有而巴结你。它是一个人的心灵栖息地,它让你没有时间寂寞,让你即使一个人时也不会无聊,它让你的心灵永远不会感到孤独、永远充实。

作者:肖惠琼



相关热词搜索:文字


上一篇:上世纪90年代的婚车
下一篇:童年泳趣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