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古榕之王”庇荫一方
早听说,龙川县通衢镇墟镇中心有株“东江古榕之王”,一直未能见到。9 月18 日,记者来到通衢镇目睹了“树王”雄姿,远看古榕枝繁叶茂,近看呈青褐色的树干互相攀缘缠绕,众多树枝连体交错,形成一张巨大的“树网”,其形成的“树枝”从原生树干向四周呈多纵延伸,层层覆盖处,有些更是漏不下一寸阳光。置身树荫下,凉风袭来,内心平静,让人不禁想起一首经典老歌《榕树下》:“路边一棵榕树下,是我怀念的地方,晴朗的天空,凉爽的风,还有醉人的绿草香。”
图为“东江古榕之王”的雄姿。
榕树多者地必兴
有道是,大树底下好乘凉。枝繁叶茂的古榕树底下,孩童们嬉戏玩耍、老人们讲古论今,而对于在外的游子们,一幕幕儿时的记忆,总让他们忘不了,榕树代表着“乡愁”,可以说,古榕在哪,家就在哪。大凡古榕树皆见证着一村或一镇之今昔,甚至已被村民看作是一个地方的“守护神”,通衢镇古榕也是如此。这株古榕树见证了通衢的古往今来,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据龙川县志记载,这株古榕树属雅榕,位于通衢镇古城东门,古时则在通衢巡检司公堂的左前侧。如今古城虽早已毁损,古榕树却风采依旧。
常言道,榕树多者地必兴。通衢历史悠久,古迹也较多,骚人墨客多有咏赋,志文历有所载。至今,城堡砖垣依稀,古屯遗风犹存,古宅俨然依旧,“景翰”风范流传,驿道卵石错嵌,是千年古镇。古墟榕荫,人声鼎沸,是为一景。
“独木”亦敢称王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可是自然界唯有榕树能“独木成林”,而这株古榕树凭其雄姿亦敢称王。据生活在墟镇上的老者介绍说,古榕植于唐代末年,至今树龄已1100 多年,树围13.8 米,树高约20 米,树冠直径约60 米,根系最长延伸至2000 米处,整树冠覆盖面积约3000 平方米,树干3 米外,分四粗枝扩展四方,向上延伸,形成庞大树冠,苍劲挺拔。古榕树下立有树牌子上书:此古榕以树龄之长、树干之粗、树体之高、树冠之阔、树姿之魁,皆为华南地区罕见,被誉为“东江古榕之王”。
关于这株千年古榕树,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明朝洪武九年(公元 1376 年),邹元标任通衢司第一司长时,曾邀一些谋士座谈,为了考一考他们的才学如何,邹元标问谋士崔嵬:“我想告这棵榕树的状,你说告它什么罪?”崔答:“此榕有三罪,头霸地,尾霸天,鸟雀唧唧闹公堂。”足证古榕树当时就巨大无比,“独霸一方”。
如今,积淀了通衢镇丰富的人文底蕴,古榕树成了通衢墟镇一道特殊的风景线,更成为了通衢镇文化之乡的一张珍贵名片。“古榕是无价之宝,不管你是八十岁还是一百岁,在古树面前都是孩子,近年来,镇村也制定了村规民约加以保护,然毕竟不是专业,再精心也比不上科学的养护。”采访中,不少村民说,希望这株古榕树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爱护,期盼能对古树进行科学的管护,让古榕健康成长,永久留住古树的“绿”。
记者 张涛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