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连平新人在百年大夫第里办婚礼 感受浓厚的传统客家文化

宽敞的祠堂里,喜庆的鞭炮纸屑还未完 全散尽,过几天就将成为新郎官的黄立认真 地打扫着,为自己的人生头等大事精心地做 着准备,即便满脸都是汗水,然喜庆早已荡漾 在那年轻的脸庞上。他告诉记者,现在农村 结婚时兴在祠堂里举办,让老祖宗见证,婚姻 生活更美满。今年 9 月份,这祠堂里就举办 了喜事,黄立的喜事已是第二场了,今年 11 月份还有一场喜事也要在这里办。

黄立所说的祠堂就是位于连平县油溪镇 溪南村的大夫第。大夫第,一般是士大夫的 门第,如同“进士第”“翰林第”一样,是一种身 份的标榜、一个家庭的显赫标志。溪南大夫 第乃黄辉山四兄弟所建的客家四角楼,距今 有 109 年的历史。16 日,记者走进大夫第, 如同踏进历史的门槛,尤其是那足有三层楼 高的城墙、半个枪身厚的墙垛,无一不感受到 来自历史深处的共鸣。

昔日的大夫第四面环水,如今景色宜人。

“金钱鼠”上墙头

从地势来看,大夫第地处平坦之地,四周 无高山据险固守,唯有砌高墙挖深沟来保护 家业不受侵犯。记者在现场看到,从外边来 看,大夫第有如一座小城堡,最旺时曾四面环 水,族人进出皆需要有吊桥,后来由于修路, 正面和一侧面被土填平了,目前只有两面还 有池塘,然池塘并非客家地区常见的半圆形, 而是呈长方形。曾在大夫第里度过幼年时光 的何祖雄说,祠堂里的老人曾讲过,大夫第四 角楼上施放烟雾,故布疑云,利用仅有的五把 枪,吓退二十多个土匪来抢掠的轶事。

由于文革破“四旧”的影响,大夫第内的 木雕构件并不太多,然从残存的雕刻构件来 看,雕刻手法也相当精致,雕刻师傅的功底可 见一斑,尤其是题材相当丰富,除了一些常见 的松、菊、蝙蝠、喜鹊之外,更有极少见的外圆 内方的铜钱和金鼠。祠堂的一些老者讲,在 客家人看来,十二生肖中的“鼠”机巧聪敏、仁 慈乐观,在雕刻中配有金钱图案,为金钱鼠, 象征富贵发财的属鼠人,同时与蝙蝠、铜钱、 喜鹊一起又寓意客家人常说的“福禄喜”,表 达了黄姓族人一种追求幸福的善良愿望。

就雕刻而言,大夫第的一些构件属“金漆 木雕”,此种雕刻以黑色漆料作底子,然后铺 上金箔,黏附于木上,既能防潮、防腐,又能金 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如今,雕刻构 件上的蝙蝠、铜钱、喜鹊、金鼠虽已逾百年,仍 然还泛着光泽,不失当年辉煌之风。

古祠办喜事意义不一般

天公作美,当天天气很好,天是蓝色的, 整个大夫第在夕阳下显得特别肃穆,威严! 与其他古建筑一样,大夫第虽然只是一个百 年建筑,但是却给后人以归属感,让人有根可 寻,后人也因此变得骄傲自豪。家有家的记 忆,族有族的传承,黄立说,每每看到大夫第, 就为黄姓客家先祖感到自豪,看到祠堂里这 些雕刻构件,总会感受到客家先祖对后辈人 的关爱,也会受到一种教育。

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在大夫第里迎亲办 喜事,在客家先祖的见证下成就一段美好姻 缘,这该是一件让人感到多么荣耀的事情! 古祠堂里迎亲办婚礼,这在很多人眼中只是 影视剧里的场景,即使在耄耋老人的心中也 是久远的记忆了,可如今,这样的传统婚礼在 大夫第重现,而这不单单是重现,而逐步成为 当地人的一种时尚。说起即将在大夫第里举 办的这场传统婚礼,黄立说,身为土生土长的 黄氏后人,对大夫第有着很深的感情,能在古 祠堂里举办婚礼,可以让更多的人受到敬宗 睦族文化的教育,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意义 自然不一般。

在大夫第里办喜事自然热闹,且还一连 三个月办喜事,对于百年大夫第来说,更属空 前,其实,这并非大夫第最闹猛时,春节是最 热闹之时,尤其是一年一度“吊灯”仪式时。 黄立说,每年在正月十三前后,黄氏后人要在 大夫第里举行隆重的“吊灯”仪式。随着司仪 一声令下,花灯在鞭炮声和锣鼓声中徐徐升 起,场面相当热闹。

记者 张涛



相关热词搜索:连平 客家文化 大夫


上一篇:打鸣的母鸡
下一篇:人在旅途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